道路塌陷事件频发 如何避免“脚下之危”? 委员建议加大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工作

2021-05-19 09:14:5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委员建议加大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工作...

  □ 记者 李荣

  5月13日,西安市雁翔路南段路面突然塌陷,造成一名骑车女子掉进坑内,该女子被救出送医后已无生命体征。原本平坦安全的城市道路,为何坍塌事件频发,“脚下之危”的城市病又该如何根治?

  城市道路塌陷事件频发

  西安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西安市雁翔路南段道路塌陷的位置紧邻西安地铁5号线理工大校区站B口处,塌陷坑洞长约9米、宽约5米,占地60平方米。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西安已发生多起路面塌陷事件。2012年,在长安区南长安街兴国中学附近,一名初三女生在上学路上遭遇路面塌陷,跌入5米深坑;2019年11月12日,西安市大华一坊路面塌陷;2020年5月14日,西安万寿南路与西影路丁字地面塌陷,影响车辆通行;同年7月11日晚,西安市民邓先生驾车经过贞观路南段时,路面突然塌陷,导致驾驶的厢式货车被卡在坑里……路面塌陷事件屡见不鲜,不仅威胁着公众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2020年7月29日,本报曾以《地陷“城市病”何时不再频发》为题进行了报道,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地下管网老化是主要诱因

  记者在梳理各大城市道路坍塌情况时发现,重大城市道路塌陷事件的发生,几乎都与地下管网的老化、破损存在一定关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会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许多城市的道路塌陷事件,多发生在供水或者排水管线沿线,在发生塌陷的同一地点,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塌陷,甚至是多次。

  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2011—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陷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20个省份。

  过去很少发生的地陷灾害,如今为何总在城市中频频发生?“城市道路塌陷灾害的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塌陷灾害诱因可分为地下管线老化渗漏、地下空间开发施工扰动和自然力破坏三个方面。”省政协委员陈利说,我国大部分城市地下管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铺设的,管线寿命已到了“中晚期”,由于长期未进行维护修缮,导致管道破损渗漏,加之地下管线超负荷运转,地基层出现问题,极易引发道路塌陷灾害。

  省政协委员侯建忠也表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量地下空间被开发,对地下扰动极大,特别是对地下的湿陷性黄土造成破坏,当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层强度降低,失去黏性,容易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导致地面塌陷;加之地下管网存在跑冒滴漏情况,地面极易形成空洞,城市道路塌陷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各种原因相互影响、叠加,但地下管线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长期从事道路施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城市建设施工中的爆破和震动,会对地质结构平衡产生一定破坏,地下工程施工存在地质风险,具体风险主要来自于地层中的水和砂。水和砂含量高,地层不稳定,风险就高。如果施工导致水土流失,就极易发生地面沉降甚至塌陷。

  利用科技手段防患于未然

  为汲取各地路面塌陷事件教训,2020年以来,省住建厅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城市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城市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组织人员排查整治城市道路地下管网渗漏、地面沉降、地下施工扰动等隐患,做好城市道路安全管理。

  “每一起道路塌陷事件都让人触目惊心,必须引起重视,不要让悲剧重演。”陈利说,大量的城市道路塌陷案例调查和专业研究证实,绝大多数塌陷灾害位于地面以下3米范围内,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预先探测捕获道路下方潜藏的空洞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除险。

  陈利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完善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并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中,市政、交通、住建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利用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定期对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人类活动密集的场所进行监测、维护和养护,不断加强城市道路地下隐患探测,消除地下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侯建忠建议,要利用科技手段,对城市主干道、地铁等施工区域进行雷达预警测试,及时发现地下空洞和安全隐患;对已经出现的地面裂痕,要及时修补,杜绝塌陷事件发生。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委员建议 道路塌陷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