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记者 唐冰)4月14日下午,参加政协旬阳市第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共绘发展蓝图。
在各分组讨论会场,委员们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全面回顾、系统盘点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对2025年的工作思路与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为全市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是一个求真务实、激励人心的好报告。
讨论中,委员们聚焦多个领域积极建言。中共、特邀界委员建议,加强项目统筹整合,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延伸拐枣、烟草等特色产业链,强化产业技术支撑;推动示范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太极文化、羊山生态度假区等文旅融合品牌;完善交通路网升级、集镇设施配套等民生工程;健全基层执法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引育政策,深化“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共青团、妇联、科协、社会科学、军队界委员建议,深化“小切口提案”机制,强化委员数字技能培训,推动提案数字化赋能;加速“毛绒玩具+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融合,延伸价值链;以“太极文化城+羊山生态度假区”为核心,打造“赛事引流、消费留客”的陕南文旅示范带,串联景点形成全域旅游圈;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治理更具效能。
科技、新闻出版、社会福利、无党派、工会界委员建议,强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产业园区,打造品牌,延伸产销对接平台;加快旬桐高速建设,完善景区配套;开发“一地一品”康养品牌,培育银发旅居新业态,统筹老城功能区规划,延伸“康养+文旅+消费”链条,助力旬阳打造陕南高质量发展标杆。
医药卫生、教育、体育界委员建议,强化教育人才本土化宣传及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教师减负回归教学本位;优化中医医共体服务,探索“医养融合”模式;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就业维权保障,为旬阳教育提质、医疗普惠、文体繁荣及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济、工商联界委员建议,以老城文旅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统筹博物馆集群打造与红色旅游开发,引入专业运营激活业态,完善“文旅+消费”生态链;升级老旧小区智慧物业及校园护眼工程,构建托幼服务标准化体系;创新企业扶持机制,设立绿色转型基金;同步推进“青雁回归”人才计划与房地产风险防控,以全链条治理推动旬阳产、城、人可持续发展。
宗教、侨台、文化艺术、少数民族界委员建议,统筹推进文旅品牌塑造,优化高速入口及景区设施形象,科学规划全域旅游线路;打造老城爱国主义教育地标,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衡招商结构促进就业;规范提案办理监督机制,建立成果防反弹长效机制,组织青年委员赴外研学拓宽履职视野,以全要素治理推动旬阳城乡均衡发展与治理效能跃升。
农业、经济界委员建议,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及村集体帮扶,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加大拐枣产业管护与品牌化运营,支持林果套种铁皮石斛等复合经营模式,完善农业保险及信贷体系;以“兴文强旅”为抓手,挖掘旬阳美食资源,策划主题文旅宣传,优化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统筹城区商贸空置资源盘活与停车位开放,破解旅游服务短板;同步强化招商引资用地保障,推动本地企业与外来资本协同发展,激活旬阳城乡融合新动能。
讨论结束后,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结合实际、立足本职,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力量。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