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静波 摄
5月31日,省政协月度协商“以产业园区为抓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座谈会召开。
汉中市勉县政协主席李剑飞发言:
勉县是以钢铁、锌铝、建材、化工等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大县,是省市冶金工业重要基地,工业经济占比达70%以上,是陕西省政府命名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十三五”以来,县上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循环工业园区发展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着力在基础完善、链条延伸、产业聚集上狠下功夫,基本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园区聚集和承载产业能力稳步提升。
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勉县循环工业园区从2017年创建以来,紧紧围绕“绿色循环、延链补链”的总体思路,坚持创新发展,统筹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钢铁精深加工、现代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型建筑材料”六业并举产业定位,规划了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褒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区“一园三区”,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五年来累计投资7亿余元,收储土地1500亩,建成园区道路5条、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水、电、路、气、讯等基础配套基本到位,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4户,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11户,在建13户。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2.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93.8%,实现营业收入319.5亿元。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园区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维系,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影响了后续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土地瓶颈难突破。随着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落户企业日益增加,剩余土地已不能满足后续企业落户需求,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已迫在眉睫。三是招大引强稍显薄弱。目前入驻园区企业虽在稳步增长,但是仍缺乏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落户,同时落户项目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四是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园区管委会是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主体,一方面要抓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另一方面要做好招商引资和入驻企业的配套服务。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够适应园区发展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园区聚集功能。坚持把园区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结合起来,与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紧扣“绿色、新型、环保”三个原则,重点围绕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等企业的转型升级、农副林特、中药材深加工、旅游特色商品、新材料加工等产业,强化上下游企业、相关联企业资源整合力度,集中向园区聚合,使入园企业形成循环发展链条,共生共荣,实现可持续共同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千亿元园区。为此,建议省上将勉县循环工业园区列入重点园区发展序列,从更多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
(二)抢抓机遇,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土地、资金等难题。一是建议省上出台县级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优先用地相关政策,对园区建设用地合理调剂年度指标,确保收储一批调整一批,切实做到项目用地有保障。二是建议省上有关部门在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专项债券等方面,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予支持,尤其在园区建设融资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措施和政策。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园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核心作用,建议省上相关部门制定全省统一的县级工业园区管理机构设置指导意见,适当提高机构级别,进一步理顺管委会的机构编制、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应选配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充实园区队伍,真正实现入园项目、入园企业的全程监督管理、“一站式”跟踪服务,确保企业“来的了,发展好”。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