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各项文化阵地、丰富文化服务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走进神木市老年大学吉他教室,悠扬的旋律此起彼伏。老师正指导学员们进行和弦训练。他们眼神专注,手指在琴弦上移动,其中不少学员是零基础入门,但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已经能弹奏出简单的曲目。
隔壁的舞蹈教室里,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学员们身着统一舞蹈服,在老师的带领下舒展身姿、变换舞步。“我今年54岁了,在这里报了舞蹈和太极两门课。以前在家就是围着灶台转,现在每天来上课,和同学们一起跳舞,锻炼身体,日子充实得很。”学员张清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神木市老年大学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合理安排课程时长和教学内容,让老人们学得舒心、过得开心。如今,老年大学已成为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平台。
“我们的课程是贴合老年人兴趣和需求来开设的,既有传统技艺传承,也有现代文化体验。我们希望老人们在学习中丰富精神生活。未来我们还会持续优化课程,让更多老年人参与进来,感受文化的魅力与温暖。”神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苏荣介绍道。
如果说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那么文化馆就是孩子们的“艺术摇篮”。下午放学后,不少孩子拿着乐器、提着书包来到神木市文化馆,参加免费兴趣班。笛子兴趣班内,孩子们端坐桌前,吹奏出悠扬婉转的旋律。学员任格开心地说:“我在这里已经学习两年多了,本身就对笛子这项乐器十分感兴趣。在这里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老师对我们既有耐心又负责任,让我更加地感受到了笛子的艺术魅力。”

“知道文化馆有免费兴趣课,我们家长挺高兴的。孩子本身对这项艺术感兴趣,这里的老师也专业,孩子放学就盼着来上课。关键是公益课程不花一分钱,也不用为跑校外机构挤时间,在家门口就能让孩子接受优质艺术教育。”家长马久雄的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据了解,神木市文化馆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开设了笛子、戏曲、杨家将武术刀术等免费兴趣班,并聘请专业艺术老师授课,课程涵盖艺术启蒙、技能提升多个层面,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青少年学员数千人次。
近年来,神木市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老年大学、文化馆、城市驿站、城市书吧等文化基地建设,打造了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精准供给文化服务,从老年大学到少儿兴趣班,文化服务正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大众。(王涛月 邓浩)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