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姚增战 · 一代文化艺术大师王子云

2025-11-26 17:18:1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2025年初冬季节,我与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在西安曲江池旁边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拜会了著名文化名人王蒙先生...

  2025年初冬季节,我与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在西安曲江池旁边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拜会了著名文化名人王蒙先生,看到他耗费五年时间编撰的长达15卷、24册的《王子云文集》系列丛书,对他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临别之前,他送我一本名为《丈量历史的足迹》的书,这是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时出版的论文集。通过翻阅浏览,使我对王子云先生的生平业绩有了更多的了解,产生了对我国这位文化艺术大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王子云1897年出生于安徽萧县一个偏僻农村,少年时期有着母亲过早离世、父亲和家兄被土匪杀害的悲惨家境,以后由其叔父收养入学。在他15岁时,考入在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习美术,毕业后在县城一所高小任美术教师,不久又前往北京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北京孔德学校任教。

  1930年,他只身从上海乘坐轮船赴法国学习西方绘画和雕塑艺术,并走访了欧洲诸多国家,前后历时八年时间。

  1935年欧洲留学期间,他精心创作的油画《杭州之雨》被收入法国版《现代艺术家大辞典》,这是中国藉画家首次在法国获得如此崇高荣誉。1937年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他满怀爱国之情毅然离开法国回到祖国。

  1940年12月,他在重庆参加了由民国政府教育部组建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并担任团长,带队深入四川、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五省区,进行长达四年多时间的文物艺术考察工作,在那些贫瘠荒凉的西部地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提出将寺庙、石窟、陵墓、雕塑、壁画、碑版、建筑和民间工艺等全部纳入“艺术考察”的范畴,与考察队员一起进行详细测量、摄影、拓印、临摹和记录,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性勘察工作,为摸清所到之处文物遗产分布和保护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解放前夕,王子云先生所带领的考察团队被划入西北大学历史系,在担任新成立的西北文物研究室任主任之后,他利用前几年积累的考察资料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著作,还设法从外地运回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七、八箱文物,全部捐献给了陕西博物馆。

  1938年1月杭州国立艺术院抗敌宣传画队一队一组同仁合影于长沙(图中后排左起第二、三、四、五人分别为王子云老师、方干民老师、彦涵、徐永孝,中排右起第二、四、五、六人分别为闵希文、吴冠中、吴季鑫、孙化兴,前排左起第一、二、三、四、五、六人分别为虞书堂、王文绣、杨赟、卢是、夏明、柳维和等)
 

  王子云先生不仅是我国的美术史家,美术考古的拓荒者,还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考古学派先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美学艺术评论家、教育家、画家、雕塑家和考古学家,还是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雕像的作者。

  在他九十多年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上,专心致力于挖掘、整理和研究我国的文物艺术事业,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撰写有《唐代雕塑选集》《中国古代石刻线画》《中国美术简史》《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中国历代装饰艺术图录》《汉唐陵墓艺术》《秦汉瓦当》《中国雕塑艺术史》《中外美术考古记游》《中国雕塑美术史》《秦汉瓦当图录》《陕西古代石雕刻》《唐陵考察日记》《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王子云西北写生选》《欧洲雕塑艺术史》《中国最近艺术界略志》《八十九岁自述》以及《奋斗历程》等著作,在文物、考古、雕塑和美学领域有着很多建树,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在国内外艺术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王子云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担任过陕西省首位中国美术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曾在西北大学和西安美院任教。西安美院还专门建立“王子云艺术研究中心”,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七届“王子云艺术奖”,成为全国美院系统的重大奖项。

  他一生甘为“伯乐”,育人无数,可谓桃李满天下,成就了国内不少文化艺术名人。钱三强,李保华,王朝闻,艾青,刘开渠,王青芳,李可染,王肇民等文化艺术领域名人,都是他早期的学生,是在他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下成长起来的杰出的人才,在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从保存下来的书信和题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王子云先生崇敬爱戴之情。

  著名美学家王朝文在来信中对先生的艺术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要学习先生“勤奋的工作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刘开渠在题词中称赞“他是一位让人永远怀念的人”。著名诗人艾青在题词中赞扬先生“为追寻人类美的创造历尽千辛万苦”。著名国画艺术家吴冠中赋诗题词:“春夏秋冬,苦雨凄风,治艺不辍西复东;植树种花,白头园丁腰弯,谁数硕果遍中华”。

  王子云先生是中国“五四运动”之后,新中国第一代文化艺术启蒙者,他是与徐悲鸿、刘海栗、林风眠同时代的文化先驱,他生前曾经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和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他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见闻,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坚韧不屈的毅力和十分显赫的业绩,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卓越的文化艺术大师。尤其是他那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对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上的无私奉献,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好几代人。尤其是他在立言、立人和立德方面,为后世人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虽然经历了少年时代的心酸和痛苦,但他没有气馁,始终坚持不断求索,寻求新的知识,先后几次入校学习美术和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是他赴法国留学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走访欧洲各国,刻苦学习和研究绘画艺术,取得了显著艺术成就。

  二是炽热的家国情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他依然决然离开法国回到祖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回到国内后,在从事短暂的教学工作后,同妻子何正璜一起参加民国政府教育部组建的西北艺术考察团,克服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在中西部五省区进行了长达四年多时间的实地考察,掌握了上述各省的文物古迹分布和保护状况,为以后国家开展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文化艺术事业上的执着追求。王子云先生集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于一身,一生当中把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集中体现在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上,无论文物艺术考察,还是在著书立说方面,或者是美术理论的教学工作中,他都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在西部艺术文物考察中,他不仅用文字详细记录考察研究成果,还运用画笔对许多文物古迹进行详细描绘,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文物古迹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艺术资料。

  四是对子女教育严格要求。教导他们从小正确的做人做事,坚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自己所热爱的文化艺术事业。即使在那些特殊的历史阶段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也淳淳教导子女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始终热爱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

  王子云先生的儿子王蒙,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文化学者,担任过三届陕西省政协常委。

  多年来,在收集和整理王子云先生文集和遗物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从这些著作和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王子云先生不仅是陕西和中国的文化艺术大师,也是在世界著名的有着很大影响的艺术家,尤其是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和美学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使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鉴于王子云先生对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建议在王子云先生曾经工作过的西安美术学院,建立王子云先生艺术馆,将他留给后世的珍贵书籍资料和遗物进行永久珍藏和充分展示,提供给更多的人们参观学习,使之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学术研究和艺术体验基地,让王子云先生毕生为之倾心的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扬光大,为建设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姚增战 艺术大师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