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商南茶叶上市的时节,商南县委常委、副县长马飞的一条“我为‘秦岭泉茗’代言”短视频火了,不少外地游客看了后纷纷来商南县游茶山品泉茗。来自湖北的游客张勇义来到富水茶山游玩,听了张淑珍的事迹后感叹:“茶山上漫山遍野的茶树让人看后非常震撼,商南茶凝聚了张淑珍等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这种奉献精神也非常鼓舞人心,真是不虚此行。”
商南茶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以张淑珍为代表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在商南县试种茶叶并引种成功,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在北纬33°创造了南茶北引、茶叶适生的绿色奇迹。截止2024年,全县已建成茶园总面积达29万亩,实现“人均一亩茶”,年产量8800吨,产值20亿元。商南县成了著名的茶叶之乡,“见面先泡茶”也成了商南人招待客人的生活方式。
为助推商南茶进一步“出圈”,2023年6月以来,商南县政协针对饮茶习俗深入融入商南百姓生活,茶活动占据“商南十二时辰”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政协委员聚焦城关、富水、试马“三大核心茶叶片区”,深入进行调研,形成系列高质量建言成果和调研报告,推动老旧茶园改造、整合县域茶叶品牌,不断提升商南茶品质和知名度;探索推行了在“茶话吧”进行“小微协商”的新形式,使基层协商和“茶文化”有机结合,累计传送协商进展信息100余条,涉及惠民“微实事”80多项,受到了广大界别群众和政协委员的欢迎和好评;通过举办征文比赛、制作纪录片、出版书籍、制作有关商南茶的短视频、委员给商南茶直播带货等方式,强化茶文化传播,扩大商南茶影响力。
2024年以来,商南县政协收商南茶相关的委员提案占比10%,其中《关于加快商南县低产老旧茶园改造提升的建议》提出实施茶园改造提升计划,构建商南茶叶差异化发展矩阵,被商南县政协确定为2025年重点提案,重点监督落实。
与此同时,商南县政协还针对新茶上市时茶农茶商云集商南,茶客茶人交流陡增、斗茶赛茶活动频繁的特点,策划举办“新茶协商季”,引领更多委员在茶桌上听民声、茶叙中问民情、茶话间纾民困、茶俗里聚民心,为深化商南县茶文旅康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并更好地协助商南县委、县政府增进人民福祉。近年来,县上采纳委员建议,建设非遗制茶工坊、茶艺体验馆,设计采茶、制茶研学基地等,2024年,商南茶产业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7.6%,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关联产业增收8亿元。(记者 王斌 通讯员 董明华)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