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的“民情坐标”:眉县驻村干部手绘乡村振兴路

2025-08-08 15:53:5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郭大哥的家就在南土门楼下,门口就是一个大下坡,李大姐家的猕猴桃园就在这条路的尽头,拐过那棵古槐树就能看到,走这条刚发现的小路,能让走访三组脱贫户用时节省8分钟哩!”...

  “郭大哥的家就在南土门楼下,门口就是一个大下坡,李大姐家的猕猴桃园就在这条路的尽头,拐过那棵古槐树就能看到,走这条刚发现的小路,能让走访三组脱贫户用时节省8分钟哩!”刚走访回来的眉县第三批轮换驻村干部董宗宗擦了下额头滚落的汗珠,笑着和驻村第一书记王盼说。

  八月,燥热的阳光伴着蝉鸣直射进汤峪镇新联村村委会,董宗宗趴在桌子上,用铅笔在地图上补上一条弯弯曲曲的虚线,汗珠顺着鼻尖滴在纸上,晕开一小片墨渍。桌上铺着9张A4纸大小的村组地图,广场、水塔、古槐、公交站等标志性建筑一应俱全,粗笔标注着监测户位置,细笔对应脱贫户,每户上面的数字就是距路口、广场等地标的顺序数。驻村干部王瑜兵正用手机拍下地图细节,准备录入电子档:“昨天入户,靠这图没走一点冤枉路!”

  “第一次跟着老队员入户后,第二次再自己去就卡关了,我在七组的岔路口转了三圈。”董宗宗挠着头笑,新联村全村12.8平方公里,14个小组像“撒落在山沟里的珠子”,9户监测户、243户脱贫户分散在沟壑与坡地间,村内小路多为“断头路”“岔路”,部分农户房屋隐蔽,部分房屋连导航都搜不到。7月初刚驻村时,第三轮驻村干部们带着纸质档案走访,常因“张家在沟东还是沟西?李家是红门还是蓝门?”反复打电话确认,半天时间只能走访5户。

  “这样子效率太低了,群众等不起!”一次雨夜归来后,王盼和队员们一拍即合,决定绘制“民情导航图”把全村装进地图里。

  利用好15个工作日的驻村交接期,每天清晨他们与上一轮的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一道出发,背着笔记本、铅笔和手机,沿着山路逐户摸排,用3周的时间走遍了全村9户监测户、243户脱贫户,用手机定位+手绘草图记录每户坐标、家庭人口、主要困难等信息。他们边走边画,边画边改,草图、修改、定稿,通过“板凳会议”对“二郎沟”“魏家塬”“黑峪”等地名标注误差进行多次修改。

  如今,这9张手绘地图成了驻村工作队的“宝典”,走访入户效率提升了多半。“干部心中有张‘活地图’,我们的事就落得实!”村民竖着大拇指说。现在,对于村情户情工作队三人现在都能一口清,下一步他们打算把村民的需求和处置进度都张贴在地图边缘,方便实时查看。

  据了解,目前眉县第三批117名驻村干部已全部完成交接,累计梳理解决群众问题210余件,手绘地图等“土办法”已成为乡村振兴精准帮扶的“金钥匙”。(赵寅博)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眉县 驻村干部 乡村振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