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渊源深厚、实践基础坚实。国有企业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逻辑架构、核心内涵和思想精髓,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好地指导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坚定不移发挥好党执政兴国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强大作用。
坚持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特点,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经济建设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于此,国有企业要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赓续光荣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筑牢“根”与“魂”,有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高质量发展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根本立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国有企业要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定不移把为人民增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坚持根本立场,统筹落实于工作部署、政策制定、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抓具体、具体抓,以务实有效的举措精准有力地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体化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三个属性”。
实践证明,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重要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稳固。对此,国有企业要理直气壮扛牢责任、抓好落实。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夯实制度基础,承接国家战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提升等系列务实举措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历史方位。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在于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就是正确认识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工作是具体的、联系的,必须立足“两个大局”来思考和谋划。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指导原则,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集中体现着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等关键要素。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是引领我国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南,发挥着“指挥棒”“红绿灯”作用。国有企业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历史价值、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一以贯之把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领导干部的重要尺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路径选择。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国有企业要把握历史发展机遇,下好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迭代等方面先行先试、主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鲜明主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出现重大调整。国有企业要紧紧抓住经济调整窗口期,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历史主动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多措并举推动“三个变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国家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中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自身,同时,当好民营经济发展“铺路石”,让民营企业充分感受到“自己人”的温暖,扎实推动“国民共进”。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国有企业要主动承接国家战略,有效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挥好“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坚持正确方法论,聚焦第一动力、主要着力点、重要法宝和重要保障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等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党领导中国经济这艘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正确方法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主战场,要深刻理解国家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重大战略的现实意义、深远价值,坚定不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等领域,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化细化为改革创新务实举措,把“路线图”变成“实景图”,推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进一步突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自身强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国有企业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务实举措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主要着力点。实体经济是我国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抓好实体经济首先要抓好制造业。国有企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战略支撑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提升“五个价值”,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重要法宝。国有企业要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实现高水平走出去,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国资国企的新作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统筹发展和安全是重要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国有企业要牢记“国之大者”,强化风险意识,在粮食安全、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国家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知重负重,真抓实干。
(作者单位: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