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洋县:朱鹮翅下,有机沃土生“金”来

2025-07-26 22:54:0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晨曦漫过秦岭南麓,汉中市洋县的沃野上,朱鹮舒展羽翼,掠过金色的稻浪。这优雅的身影,不仅描绘着生态奇迹的画卷,更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晨曦漫过秦岭南麓,汉中市洋县的沃野上,朱鹮舒展羽翼,掠过金色的稻浪。这优雅的身影,不仅描绘着生态奇迹的画卷,更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1981年,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姚家沟被发现。经过人工干预、守护,如今朱鹮的全球种群已突破万只,栖息地向整个东亚扩散。这场“重生”奇迹,不仅成就了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更悄然为洋县塑造了一块闪亮的“活招牌”——“朱鹮之原·有机洋县”。

  7月23日,步入洋县朱鹮生态园,朱鹮独特的鸣叫声不绝于耳。而在不远处的纸坊街道草坝村,村支书刘开昌指着生机勃勃的田野,道出了更响亮的数据:“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万元。”

  草坝村,作为朱鹮重要的夜宿地、繁殖地和觅食地,如今已成为有机农业蓬勃发展的“热土”。该村依托朱鹮核心保护区的独特生态优势,打出“有机牌”,探索“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并引入专家工作站,逐步构建起集有机农产品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

  目前,全村3800亩梨园、4600亩水稻油菜基地获得有机认证。黄金梨、菜籽油、黑米酒、黑米醋、果蔬脆片等13类产品行销全国。其中,黑米茶、黑米、黑米糊更入选“中科年货节”地理标志产品清单。仅有机产业一项,2024年就实现产值6050万元,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朱鹮,成为洋县农产品独一无二的生态背书。在田岭村,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建起了千亩有机糯稻基地(2011年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模式,以高于市场价约30%的价格收购农户的有机糯稻,专用于酿造醇香的有机谢村黄酒。

  坐拥15000亩有机基地与2万亩优质稻田的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大米、五彩米等产品以稳定品质赢得市场。公司董事长周亚刚一语道破关键:“朱鹮栖息地赋予的环境纯净度,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机’叠加‘朱鹮’品牌,让产品在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备受追捧。”这清晰印证了生态保护带来的品牌溢价。

  朱鹮飞过之处,稻田染上生态的金色。洋县的有机产业之路,始于对国宝的深情守护,兴于对生态价值的智慧转化——当每一粒米、每一滴酒都浸润着朱鹮家园的阳光雨露,绿水青山的丰厚馈赠,便自然沉淀为市场认可的真金白银,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民生。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汉中洋县 朱鹮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