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载守护!汉中洋县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2025-05-22 10:17:2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初夏时节的汉中洋县,碧水蜿蜒、青山染翠、景色绚丽,一群朱鹮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中觅食。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谐之美,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朱鹮保护。...

  各界新闻网讯 (记者 谢昊天)初夏时节的汉中洋县,碧水蜿蜒、青山染翠、景色绚丽,一群朱鹮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中觅食。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谐之美,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朱鹮保护。

  44年前的5月23日,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洋县姚家沟被发现。从此,开启了朱鹮保护的艰辛历程。44年来,在朱鹮保护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朱鹮成功摆脱濒危局面,突破万只大关。从发现到保护,从繁衍到兴盛,该县创造了朱鹮从孤羽7只到万鸟竞翔的生态奇迹,彰显了生态文明治理成效。

  5月20日,“朱鹮重新发现44周年——翩跹四十载 鹮影映华章”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在洋县启动,来自省市20余家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朱鹮栖息地、校园课堂与有机产业园区,用生动的笔触、隽永的画面、精彩的镜头全方位记录洋县在朱鹮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以及有机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44载守护 从孤羽7只到万羽竞翔

  走进朱鹮生态园,数只朱鹮在水塘边时而振翅飞起,时而落地悠闲觅食。

  朱鹮生态园位于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也是集自然保护、科研、观赏、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生态园内建有朱鹮宣教馆和朱鹮野化驯养大网笼,宣教馆由影视厅、图片展览室、秦巴山区动物标本馆组成,是朱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天然乐园。

  洋县政协委员、洋县朱鹮爱鸟协会会长华英,20多年来,用自己的方式呵护着一代代朱鹮,留下了一个个动人故事,如今,他已是当地知名的“鸟导”(观鸟导游)。

  经过多年坚持,华英收集、拍摄了自然状态下的鸟类资料图片30余万张,撰写文字资料30余万字,建成了一套洋县鸟种分布的动态档案,为研究、保护、拯救洋县境内以朱鹮为代表的鸟类提供了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在2008年,华英建立了“朱鹮人家”观鸟基地,做起了“鸟导”,观鸟基地成立至今已经接待游客10万人次。

  40多年来,洋县坚持不懈致力于保护朱鹮野外种群,加强朱鹮救助和人工繁育研究,走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的道路,并在朱鹮活动区禁施农药化肥,朱鹮种群数量逐步增长,逐渐摆脱了濒危局面。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突破1.1万只。

  生态育人 鹮鸣声声入课堂

  在朱鹮生态园,洋县青年路小学红领巾社团正在表演原创皮影剧《鹮乡好少年》演绎朱鹮故事,向公众宣传朱鹮保护知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在洋县南街小学,朱鹮文化社团的合唱表演《我和朱鹮一起飞》、舞蹈《灯彩鹮飞踏春行》,引得大家连连叫好。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朱鹮保护知识展板,校史馆里一个个奖牌,无不见证着这所学校与朱鹮保护的“不解情缘”。该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以“鹮梦生态”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融合生态环保理念与本土文化传承,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学子。

  据洋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蒙刚介绍,近年来,洋县教体系统以国宝朱鹮为生态教育载体,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生态育人体系,打造以朱鹮文化为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在鹮乡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绿色生态 成就百姓致富

  洋县纸坊街道办草坝村是朱鹮的夜宿地、繁殖地和重点觅食地之一,为实现有机农业品牌化发展,草坝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中心基地+核心片区+专业农户”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成立了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区,全力做强“朱鹮湖”有机品牌。

  目前,全村已认证有机梨果3800亩,有机稻米、油菜基地6050亩,生产的黄金梨、菜籽油等13类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黑米茶、黑米、黑米糊等产品更是被纳入“中科年货节”地理产品清单,年收益达6000万元以上,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双增长”、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走进洋州街道办云阳村“三产融合示范园”,一幅景美人和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云阳村秉持“将乡村颜值转化为群众产值”的理念,通过流转土地,建成露营房车基地、民俗馆、花卉观光园、荷花鳝鱼种养园、蔬果采摘园、农耕体验园以及田园广场等设施,并与县“两山”公司达成合作运营协议,预计年增收55万元。

  陕西洋县蓝莓实业有限公司在洋县洋州街道东联村建成汉中最大,也是成熟最早的蓝莓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25年预估蓝莓产量300吨,产值超1000万元,蓝莓远销北上广等地。

  擦亮朱鹮名片 做好有机文章助振兴

  在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深加工车间,大家见证了黑米如何从一颗种子变成系列产品。

  据公司讲解员介绍,公司已打造15000多亩有机种植基地,目前已构建“种子培育—基地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旅游研学”的全产业链模式,并且有机认证种植基地均每年通过有机认证,确保每一环节对环境友好。

  陕西朱鹮酒业有限公司拥有年产万吨黑谷酒(黑米酒)生产线,以洋县黑米为原料,在传承传统黄酒工艺,保留黑谷酒(黑米酒)传统品质特色基础上,博采果酒酿造技术精酿而成的朱鹮有机黑谷酒、黑米酒,填补了国内外黑色有机酒类食品的空白。

  近年来,洋县依托朱鹮保护获得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打造朱鹮品牌、发展生态有机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致富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有机生产企业40户,认证有机或有机转换产品15大类115种18.23万亩。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汉中洋县 生态富民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