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小酸枣“长”成大产业——神木市政协调研酸枣产业发展情况小记

2024-09-20 09:18:4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了解野酸枣树保护情况、询问酸枣新品种繁育最新进展、分析酸枣产业当前发展问题……日前,神木市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贺家川镇五谷村、万镇镇梁家岊村和李家畔村,调研酸枣产业发展情况。...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韩艳艳

  了解野酸枣树保护情况、询问酸枣新品种繁育最新进展、分析酸枣产业当前发展问题……日前,神木市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贺家川镇五谷村、万镇镇梁家岊村和李家畔村,调研酸枣产业发展情况。

  据了解,神木市野生酸枣生长面积达到4000余亩。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沟通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酸枣产业发展状况,围绕酸枣产量、种植情况、病虫害防治等,认真分析酸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酸枣树是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树种,特别适合在沟梁山峁上生长,耐寒耐旱。神木市通过扶持奖补,将酸枣种植产业由种植企业普及到种植大户,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和个户,实现企业增产增效、种植户增收致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颗小小的酸枣,如何成为畅销不衰的绿色食品,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成为兴农富民的产业?

  在李家畔酸枣种植示范基地,委员们与枣农畅聊酸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大家表示,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高标准推进酸枣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科学种植管理,延伸产业链条,在产品深加工、健康饮料开发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把“小酸枣”做成“大产业”。

  近年来,随着酸枣药用价值被挖掘,市场价值随之攀升,酸枣产业迎来新机遇。贺家川镇五谷村王家墕小组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发展上千亩酸枣种植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

  “我们小组向种植户租赁了部分荒地,种植酸枣,主要研发酸枣仁陕北地道中药材系列产品,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五谷村王家墕小组负责人白引平说。

  如何让“酸产业”成为“甜经济”?高峰委员建议,应在发展酸枣产业的同时,保护传统红枣产业发展。“要科学指导酸枣树种植,注重培养本地专家,培育本地苗木。”李增开委员建议。

  “围绕酸枣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优良新品种。”刘宇璐委员建议,应把野生酸枣资源保存好、利用好,适度推进红枣嫁接酸枣,扩大人工栽植酸枣规模,引导种植户因地制宜建园,加强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

  杨志强委员建议,应注册区域性酸枣地理标志,在销售方面,对接中药制药企业,利用国家对健康食品产业支持政策,推动酸枣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

  “强化监管体系,提升酸枣品质。”郭保林委员建议,应界定南部乡镇酸枣资源产权归属,探索合作社、大户承包、村集体经营等不同确权方式,积极推广酸枣树种植面积,培育地方优势品牌。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加快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以现有骨干企业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能带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推进中药制药企业现代化技术改造。

  走进万镇镇梁家岊村酸枣种植基地,一棵棵酸枣树长势喜人。小酸枣“长”成大产业,“转身”迈出新步子,如何真正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春”?

  好的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张永军委员建议,在万镇镇打造红枣、酸枣参观示范基地,将李家畔村等酸枣基地和黄河驿站旅游结合起来,融合康养文旅,延伸酸枣产业链条,为群众增收蹚出一条长效、安全、绿色新路径。

  随着酸枣产业“枝条”日渐粗壮,可以衍生出康养、休闲、文旅等“新叶”。高云平委员建议,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在酸枣种植、科学管护、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使酸枣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应持续拓宽酸枣销售市场,与文旅、康养等产业共生互融,在延链补链强链、品牌打造、产品研发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酸枣产业的附加值与知名度。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神木市政协 酸枣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