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笃行亮答卷 赓续奋进谋新篇——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综述

2024-02-19 09:36:48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获得全省先进,连续四年获得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经过全局宵衣旰食的不懈努力,安康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取得了亮眼成绩单。...

中共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调研市场监管工作
 

  9场国家级和省级现场观摩会在安康召开;

  12次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发言;

  食品、药品安全考核均为A级等次;

  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获得全省先进,连续四年获得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经过全局的不懈努力,安康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取得了亮眼成绩单。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彪调研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省市决策部署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锚定“勇争全省一流,勇创全国一流”工作目标,守底线、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

  “四个安全”守牢守稳

  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城镇燃气专项整治、粮食购销领域整治、加油机整治、餐饮食品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逐步完善食品、药品和气瓶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夯实“两品一械”安全基础,深入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行动,从价格监管、反不正当竞争和广告监管、网络交易监管、产品质量监管、药械流通监管等五个方面开展联合检查,消除风险隐患和监管盲区,堵塞监管漏洞。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内开展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2023行动和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全面排查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两个规定”,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牢牢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两个责任”全面夯实

  创新实施“一训”“两函”“三表三清单”“两通报”的“12332”包保督导工作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督导前开展提示+督办“两函制”,督导中实施“包保干部差异化督导清单+企业个性化《风险管控清单》+风险排查流程”,督导后实行问题通报整改闭环管理制。通过前期开展针对性的摸排工作,对辖区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划分主体级别,分配给对应级别的干部进行包保。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和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自“12332”包保督导工作模式开展以来,已经实现34名市级领导与48家A级主体全面建立包保关系,带动全市6618名干部与3721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包保责任,各级包保干部通过督导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2817个,整改处置率100%。安康“12332”包保工作机制被国务院食安办工作简报专题刊载。

安康市市长王浩督导检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
 

  宣教基地实现突破

  积极推动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自上而下、协同配合的普法机制。通过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普法宣传、电子横幅、建设宣传橱窗等手段,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5·20”计量日、安全生产宣传月、民法典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月、药品宣传月、化妆品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在石泉县建立全国唯一一个国家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县级基地)。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联合”的方式,先后建成2个市级药品质量管理实训基地。全国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全省药品监管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安康市政协主席周建功深入A级包保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督导工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紧扣“放管服”改革重点,啃“硬骨头”,闯“深水区”,服务经济发展,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一件事一次办”上线运行为契机,成功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为营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出台26条推进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成效显著。全市微信办照21556户,全程网办12506户,线上办照率达67.2%。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经营主体31.01万户,同比增长8.59%。

  质量强市提质增效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安康受理窗口”。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监管服务职能,聚焦重点产业,深入推进专利拓能提质和商标增量创优行动,深化科技项目攻坚措施,释放强科技促创新政策红利,推动专利商标提质增量。全市授权专利1000余项,累计有效发明230件,新增3项省级地方标准、2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5万件。“灜湖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真正让“无形知产”变“有形资产”。

  城市创建深入推进

  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提高监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的主战场,探索实施“三个三”创文工作机制,成立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聚焦短板、压实责任,对照创建标准分析梳理盲点、难点、堵点、弱点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目标责任体系,对标对表提质提效高标准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机关科室与基层所上下联动,成立专人专班,落实驻点管理,加强农贸市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等点位的检查,对照督查细则,精细摸排弱项,督促经营户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和经营秩序。多措并举之下,安康市中心城区21个市场、4500家餐饮门店、250家宾馆酒店全部达标,创文工作获得“好”的等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高点起步提速推进,镇坪、紫阳、石泉和岚皋4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功。

安康市副市长周康成调研药品监管工作
 

  产业建设助力强劲

  以市场监管为发力点,撬动医药产业工作全面开花,牵头秦巴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组织召开秦巴医药产业链推进会、现场会、校院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秦巴医药产业产供销对接大会、校地企融合发展大会,签订招商项目协议32个,总金额39.98亿元,签订校企、校地合作协议10个。积极发展石泉预制菜产业园区,推动“石泉小碗菜”“紫阳蒸盆子”“平利鸡蛋皮子”“镇坪腊肉”等特色预制菜标准化生产,带动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

  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站(点)339家,申创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6家,全市114家经营主体公开做出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12315平台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2720件,已办结回复12016件,办结率94.47%。办理12345工单共7662件,办结率为100%。为应对“五一”“十一”假期消费高峰,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价格提醒告诫函》,探索实施“三包三定”工作机制,采取“五看五查”工作方法,保障游客权益,确保了假日期间价格秩序稳定,有力维护了安康对外旅游形象。

  执法办案震慑违法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强化与司法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与公安、检察、法院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行刑衔接机制,探索实施与公检法联合部署、培训、执法、督导、激励的“五联”工作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机制,在市场监管部门设立警务室,检察、公安机关专人驻守。对重大复杂案件,召开案件会商研判“会诊”解决。对行刑衔接难点,组织市县镇三级执法办案人员“同堂”培训,有效解决市场监管领域执法工作手段不多、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全市共计查办市场违法案件2224件,涉案货值306.01万元,罚没款901.66万元,依法移送司法机关17件,被列为国家级典型案件1件,列为全省典型案件13件。

  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和强化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抓实抓好市场监管系统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与“清廉市监”建设相结合,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19期,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1903篇。组织开展“市场监管大讲堂——科长擂台赛”“线上线下双融合、送法培训到基层”活动,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利用大数据提升信息监管水平,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新的一年里,安康市市场监管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个安全”底线,锚定“讲政治、强监管、优服务、促发展、保安全”五个目标,勠力同心、笃定前行,助力安康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安康市市场监管事业新的华章。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答卷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