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陕西实践

2021-01-26 14:19:5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陕西是各民族融合荟萃之地,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奋斗,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据统计,我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3.4万人,流动人口19.2万人。...

  陕西是各民族融合荟萃之地,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奋斗,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据统计,我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3.4万人,流动人口19.2万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放在民族工作总体布局中谋划部署,对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测评指标,强基层打基础,提质量添活力,助推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展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全省先后有7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2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8个集体和61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

2019年12月20日,陕西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西安召开

  提高站位 精心做好谋划部署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我国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省市县三级均由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修订完善34个省级部门组成的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补充25个部门为省民族工作委员单位,宣传、统战、教育、民宗、人社等职能部门共同协调推动、督促落实,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党委管、大家做、全覆盖”的生动局面。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我省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为让西安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故乡,四年来,西安浐灞丝路学校先后为多个少数民族学生找到西安的“新家”,组织家访累计200余次,受到了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20年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规划(2020-2024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对提高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作出明确具体要求。省民宗委会同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共同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

  出台《发展规划》的基本考虑,就是突出问题导向,以全省民族工作深度调研为契机,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二部分明确提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围绕主要任务,提出了精神家园、民生改善、“石榴籽”、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并细化为16项具体举措;第四部分从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协调配合、保障经费投入3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强化保障措施。

  同时,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创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统战工作考核中占有权重,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每年印发工作要点、部署重点任务,综合运用督导调研、工作通报、述职评议等督促各地履职尽责。

西北工业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用“青春告白祖国”为祖国点赞

  强化引导 不断深化宣传教育

  我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积极开展各级各层面的学习宣传,从政治上把握大局、审视问题,从政治上谋划工作、推动落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自觉。

  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连续2年举办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专题培训,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全省民族界人士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采取多样方式,增强宣传教育实效。截至目前,省民宗委已组织民族政策法规讲师团在全省各地开展宣讲46场,培训6000余人次,带动各级各部门举办专题培训630余期6万余人次。编发《民族工作应知应会》5.5万册,供各级干部学习使用,受到普遍欢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创建工作,我省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在日常,融入平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少数民族企业家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者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省民宗委连续6年组织引导省内40所高校,385批次、95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延安”加油补课的做法被新华社内参介绍。“万名学生回延安”成为陕西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品牌举措之一。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我省3项创建成果作大会交流:西安交通大学用“西迁精神”浸润滋养各族学生传承立志成长成才的做法进行发言交流;陕西师范大学持续推进“石榴红”成长工程的做法进行书面交流;安康市服务少数民族务工经商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的事例入选视频交流。

  指导中小学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各环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全国民委系统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我省经验做法在大会进行交流。

  西安交通大学传承“西迁精神”、打造“三大品牌”、深化“浸润式”民族团结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获批国家民委2020年重点扶持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持续推进“石榴红”成长工程,培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西部红烛”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部委肯定。

  西北工业大学着力搭建“石榴花开六大平台”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做法,带动相关高校积极面向新疆、西藏、青海开展助学支教、学科共建、人才联训,以实际行动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

  西安浐灞一中注重德育建设,“我在西安有个家”结对活动为642名藏族学生找到了西安的阿爸阿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已成为陕西民族工作的一张名片,形成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

2020年9月29日,省民宗委主任王爱民带队在安康宁陕江口回族镇调研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经济发展

  以“互嵌式”为途径 构建共享化社会条件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我省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社区环境,持续扩大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通过规划引导,不断推进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基础设施局部提升改造工程,完善满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学习需求的各类场所和硬件配备,营建便捷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

  广泛利用传统节庆,举办茶话会、联欢会、大讲堂、书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联谊交友活动,“走进西安看西安”、邻里节、百家宴、“六个一”(推开一扇窗、敲开一扇门、聊一会天、吃一顿饭、帮一个人、解一份忧)等群众性活动和“一刻钟”网格化服务圈已成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亮点特色,潜移默化中增强各族群众的亲近感、和谐度。

  患难见真情,互助显真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的宣传引导下,少数民族群众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融情抗疫暖人心。“德富祥”“心特软”“锦翔”等企业先后捐助价值40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坊上人”清真餐饮店动员少数民族务工经商户志愿组建“献爱心·助抗疫”送餐慰问队,成为我省各民族团结互助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的一抹亮色。

  对口西藏阿里开展“手拉手 心连心”结对帮扶,实施“陕藏情·同心圆”绿化项目,共建共享美好生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组织农科专家制定民族镇产业升级《三年规划》和脱贫致富方案,推动民族村镇发展致富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志智双扶防返贫。目前,全省3个回族镇已全部整体脱贫。

西安理工大学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

  以“促融入”为抓手 规范精细化服务管理

  千方百计为来陕少数民族群众进城方便、融入顺畅、生活幸福创造条件、提供环境、解决难题,吸引西部少数民族群众来陕定居发展。

  ——设齐工作机构。在省民宗委设立新疆来陕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办公室,西安、延安、榆林等市设立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机构。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在重点区域和地段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成立了陕西新疆商会。在全省已建立的17个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站组建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织密协作网络。探索推进三级网络、三支队伍、三个平台的“三个三”工作模式,扩大服务管理工作“朋友圈”。做好来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工作联动,建立同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喀什、阿克苏、西藏阿里等地的协作机制,实现双向管理、双向服务。

  ——强化政策举措。出台社保补贴、税收减免、就业服务、档案托管等23条做法,协调华为、庆安等大型企业优先接纳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鼓励留陕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编印发放维汉双语《宣传手册》《服务指南》。试点推行“三管、十服务”模式,实行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提供民政、计生、教育、住房、户籍等10项服务,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提升治理水平。加强执法检查和普法宣传,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保证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多年来,陕西未发生有影响的涉民族因素案(事)件,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数量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各族群众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各界导报》2021年01月26日 第4825期第11版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陕西省 少数民族 交流交融 团结奋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