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满淑涵
3月18日,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202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5538.77亿元,首次突破3.5万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2024年,陕西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基础稳、韧性强、活力足、民生好的显著特点。”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清升说,过去一年,面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挑战新问题,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加力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主要发展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总量实现跃升发展韧性稳步增强
从主要指标和重点领域来看,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34条重点产业链中26条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其中9条产值过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逐月加快,全年增长5.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6.9%,年内持续高于全部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胡清升分析认为,2024年,全省以“两重”“两新”政策为牵引,持续放大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叠加效应,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端精准施策同步推进,生产供给稳定增长,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
举例来看,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行动,规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汽车产量居全国第7位,出口增速居全国第1位。服务业规模稳步扩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8%,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实施“陕靓焕新”“放心消费在三秦”等促消费活动,1级2级能效家电、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均增长30%以上。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发展动力不断积聚
2024年,全省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推进全面改革全域开放全链创新,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94万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4831.38亿元。”胡清升介绍说,过去一年,陕西着力推动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协同增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与此同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断向纵深推进。围绕市场竞争、监管执法等领域积极推进“小切口”改革,巩固提升营商环境,多措并举释放市场活力。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5%,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7.7%。持续优化完善自贸区等开放平台通道建设,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8.1%。
服务保障扎实有力发展成果全面共享
2024年,全省聚力办好可感可及民生实事,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促发展成果全面共享。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3.4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2.57:1,较上年缩小0.06。胡清升分析指出,陕西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到2024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66.14%,较上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能力也有明显提升。生态宜居持续提升,全省PM2.5浓度同比改善7.9%,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4天。教育医疗资源持续优化,建立省级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制度,年末卫生健康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较上年增加206个、3500张、5100人,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255个。文旅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870个,文旅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数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