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做好“生态+扶贫”文章 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脱贫致富

2020-04-21 17:18:4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2019年,安康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5%,是全省的1.51倍,是全国的2.83倍,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06.54亿元,生态脱贫政策惠及贫困人口16.8万户,56.7万人。”4月21日,安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扬斌在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新闻发布会上说到。...

  各界新闻网讯(来昌荣)“2019年,安康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5%,是全省的1.51倍,是全国的2.83倍,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06.54亿元,生态脱贫政策惠及贫困人口16.8万户,56.7万人。”4月21日,安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扬斌在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新闻发布会上说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林业部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围绕“林”字做文章,积极护林、造林、兴林,将带贫益贫行动贯穿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等林业重点工作全过程,不断激发、释放、分享生态红利,努力让林区群众因“林”受益,从“林”脱贫,由“林”而富,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取得了“国土增绿、生态增效、群众增收”的多赢成效,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作出了应有贡献。

  “贫困人口变身“生态哨兵”,不仅强化了生态保护力量,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老弱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陈扬斌表示,自2016年起,在全省率先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择优选聘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分片巡山护林,保护生态资源,按月发放劳务报酬,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实现了部分林区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地就业。四年来,安康市累计争取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2.1461亿元,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担任生态护林员19213人,做到林区贫困村选聘生态护林员全覆盖。

  强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吸纳贫困人口劳务增收。截止2019年底,安康市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4.502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512.38万亩、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442.345万亩。2019年完成国土绿化67.73万亩,各类林业工程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参与劳务2300余户,7500余人,增加劳务收入990万元。

  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是国家持续实施的生态保护和提升国土生态颜值的战略措施。2019年,全市共向贫困户兑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854万元,受益贫困户12.7万户、贫困人口42.9万人,户均增收303元;全市共向退耕还林贫困户兑现补助资金8892万元,涉及贫困户6.5万户、贫困人口23.3万人,户均增收1368元。

  坚持“绿起来”与“富起来”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大力发展茶叶、核桃、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强力培育涉林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市级林业园区、林下示范基地、“千村千处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支持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等精准扶贫带动模式,着力把贫困户嵌入林业产业化链条,实现长远稳定增收;积极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培训,帮助有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人口掌握1-2项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增强“造血”能力,提升内生动力。

  “山林经济发展铺就脱贫致富之路,开辟了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成为我们可以触及的现实。”陈扬斌介绍到,2019年,全市林业综合产值突破206亿元,累计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7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4个,建设林业示范园区398个,创建山林经济发展示范县10个,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1369个,贫困村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面积208万亩,带动贫困户的7.5万户26.6万人。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安康 绿水青山 脱贫致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