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光委员:环保“一刀切”问题需要科学手段监控

2019-03-04 19:53:1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日常调研中,张义光发现,一些地方在环境治理中,简单实行“一刀切”的粗暴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强化生态环境刚性约束,禁止环保“一刀切”。

  其实,环保“一刀切”问题也被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张义光所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张义光就带来了一份关于“环境治理不能‘一刀切’”的提案。

  在日常调研中,张义光发现,一些地方在环境治理中,简单实行“一刀切”的粗暴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政协委员张义光。

  “有的地方在冬季采暖期、污染天气或上级检查期间,不分青红皂白,下达‘禁土令’或‘停工令’等‘一刀切’的做法,让许多建筑工地在冬季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较大损失。”张义光发现,这些被叫停的企业因为延迟工程投入使用,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由于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不能正常施工,导致工期被严重滞后,工程无法按时投入使用,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

  与此同时,停工导致大量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歇业”,正常收入无法保障。张义光坦言,由于实行“一刀切”,水泥、砂石等建材厂家也被强制限产、停产,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整个建筑业生态链条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张义光认为,如果环保“一刀切”的现象不能被及时禁止,一些企业即使经过大量投入实现环保达标,同样无法正常施工,会严重挫伤企业参与治污减霾的积极性。

  深入调研后,张义光建议,“落实建设各方的主体责任,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应用等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他认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手段,对环境治理符合达标排放要求的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允许正常生产。对不重视环境治理或经治理达不到要求的,应给予停工处罚,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正激励作用,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同步改善。

  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张义光建议将施工环境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单独列支,确保环境治理费用投入和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对材料价格的异常波动,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动态管理文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

  各界导报特派北京记者 唐 冰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政协委员 张义光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