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 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

2019-01-30 07:28:0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清涧县有石板之乡、粉条之乡和红枣之乡的美誉。同时还有九腔十八调的古老道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鬼斧神工的黄河“曲流群”,深沉厚重的红色历史等弥足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省旅发委副主任孟祥国向太极圣境景区授牌
 
  北国风光景区
 
  黄河景区——闯王寨
  AAA级景区藏雪楼
 
  清涧太极湾景区

  □秦小平 许鹏

  清涧县有石板之乡、粉条之乡和红枣之乡的美誉。同时还有九腔十八调的古老道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鬼斧神工的黄河“曲流群”,深沉厚重的红色历史等弥足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清涧县以“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和“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共建理念,打造以县城为中心,210国道路遥故里、驿站文化旅游带,黄河、无定河曲流风情旅游带,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区,黄土高原地质民俗文化体验区的“一个中心、两带两区”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格局。瞄准旅游业发展的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及可回头性,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把境内1881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山水人文·游在清涧”旅游品牌。积极促进旅游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并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文旅融合 培育旅游业态

  路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清涧县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一直以来,清涧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路遥文化”这张名片,深挖“路遥文化”背后蕴藏着的巨大文化底蕴,精心打造“路遥文化”产业。2018年,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清涧发起了“我在路遥故乡有棵枣树”的认领活动,目前已有1000余棵枣树被认领。此外,还计划在认养区树立《平凡的世界》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使得枣树认领活动项目更加的生动具体,进一步传承好、发扬好路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水平。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支撑和灵魂,只有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给“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才能真正成就文化旅游产业。在打造旅游项目建设中,该县让“文旅联姻”,围绕历史人文、陕北民俗、红色革命、路遥文化等内容,在“接地气、聚人气”上做文章,不断丰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同时,通过道情、话剧等演艺活动来展示民俗文化、还原历史真实,通过书法、摄影等文艺比赛来讲述和记录历史风韵、特色美景,切实讲好“清涧故事”、传播“清涧声音”。

  项目支撑 打造旅游品牌

  该县先后投资3.93亿元,相继建成了太极圣境、路遥书苑、北国风光景区、袁家沟革命旧址、王宿里民俗文化村、黄河母亲峰、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笔架山生态文化园、枣林则沟会议旧址、路遥文化产业园、城区五大休闲广场等一批旅游景点。

  2018年6月21日,清涧县古塬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揭牌暨王宿里写生基地挂牌仪式举行;9月28日,清涧县第二届红枣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以及清涧县北国风光景区书画艺术孵化基地揭牌暨书画展开展仪式,这一系列活动成功的举办,体现了清涧县全域旅游又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北国风光景区的开发和建设,集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红色教育、诗词研讨、艺术创作、书画展览为一体,正式融入延安红色旅游圈,成为榆林南大门的龙头景区。

  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表示,清涧县将坚持“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原则,深入打造以黄河、无定河“两河”文化带与北国风光为重点的“东线游”和以路遥文化观光体验带与驿站文化为重点的“西线游”两条旅游线。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业态,通过道情、话剧等演艺活动来展示民俗文化、还原历史真实,着力将各大景区打造为人才孵化基地、艺术展示基地、体验创作基地,推进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深度融合。

  目前,清涧县已拥有路遥纪念馆、北国风光景区和太极圣境三个AAA级景区。通过多年的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该县有了准确的定位,成为榆林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南门桥头堡,先后荣获了“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为此,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研究出台《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和《支持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旅游建设,打造野樵民居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鬼方文化遗址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直升飞机、热气球观景等一批体验游项目,打造农家窑洞住宿、田园采摘、传统耕作等一批乡村度假游项目,开发清涧石板、清涧红枣、清涧粉条、清涧道情、《沁园春·雪》、路遥文化等一批文创旅游商品,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旅游开发、旅游建设、旅游经营、旅游受益中来,让更多的贫困人口搭上文化旅游助力脱贫致富的快车。

  产业升级 激发三产活力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清涧很多景区周边的村民通过出售小杂粮、红枣、土鸡蛋以及开办农家乐等方式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该县高杰村镇高玉峰的小杂粮加工合作社里,专门雇佣了周围一些贫困户来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年近六旬的高月周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他就在合作社打工,他说:“出远门打工离家远,人家还嫌年龄大看不上,现在这里的营生就是包装小杂粮,活不累,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000多户,13000余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18年,政府在景区门户区统一建设旅游商品超市,低价租赁给贫困户,从事石板画、枣木根雕、布堆画、剪纸、刺绣、秸秆编织品等工艺品和红枣、粉条、小杂粮等小包装特色食品的销售。还对贫困户进行民俗文化表演培训,在各景点进行大秧歌、陕北民歌、新老道情、陕北说书、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此外,清涧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增收入、扩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清涧县文广局负责人说:“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了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也给全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市场意识更浓了,产业发展模式变宽了,创业就业机会变多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力争到2025年,清涧旅游将从旅游兴县迈向旅游富县,使旅游业成为清涧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各界导报》 2019年01月30日 第4244期 第11版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清涧县 全域旅游 升级版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