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12月30日,记者从延安市检察院获悉,通过在全部公益诉讼领域开展专项活动,今年,市检察院共受理了738件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整体办案规模和办案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5月27日,周某等3人驾驶罐车先后两次将钻井废液排入洛河(黄河二级支流),致使北洛河富县段及下游流经河段水体严重污染。延安市检察院作为主要办案力量,于6月4日对该事件以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予以立案,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首次提出了诉前磋商这一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路径,主导陕西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成功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及修复金462.73万元全部缴纳至延安市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账户,本案已经省检察院报送最高人民检察院参加高检院典型案例评选。
公益诉讼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延安市检察院以维护公益为目标,开展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出让、国有财产保护及英雄烈士保护等全部公益诉讼领域的专项活动。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共督促恢复、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林地、耕地、湿地等各类土地670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面积120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390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55余亩;督促清除各类生活垃圾、固体废物5500吨;整改拆除违法建筑12380平方米;向污染企业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462.73万元;收回和保护国有财产5200余万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假药涉案金额1200万元,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记者 陈雪)
编辑: 何欣润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