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小组乐学课堂”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9-12-06 08:56:2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教育不是货品,无法转移和堆积,知识只能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只能被唤醒。”虽然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但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刘雪莲却是常思常新,并不断践行。...

  刘雪莲在给孩子们上课

  □陈雪

  “教育不是货品,无法转移和堆积,知识只能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只能被唤醒。”虽然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但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刘雪莲却是常思常新,并不断践行。

  2018年,延安市富县教育局提出了“减负提效”课堂改革,刘雪莲适时创建了“小组乐学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课堂分为“三部曲”。课前,刘雪莲给孩子们提供自我学习知识的“独学”阶梯,鼓励他们在预习中去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认知过程。“这种方法的尝试,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其中一部分孩子可能会摸索到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路上,他们会越学越快乐、越学越轻松,甚至是终身受益。”刘雪莲解释道。

  “教育是一生的课题。”刘雪莲认为,在课堂共学分享中,孩子们通过宽松的交流、愉悦的表达、思维的碰撞,能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一节有效的课堂,不一定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在于讲台和课桌之间、课桌与课桌之间流动着什么。”

  课后,刘雪莲更注重知识的兴趣培养,激发孩子们去探求更深度的知识,避免学生出现学知识平面滑行、原地打转现象。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刘雪莲所带班级的孩子,个个都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很多孩子都很擅长演讲、主持。在今年延安市举办的“红领巾讲解员讲解技能”大赛中,她的学生樊沿彤获得了一等奖。

  刘雪莲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如今,全校老师都在学习她的授课模式。

  此前,刘雪莲就把改革意识融入教学理念中。2014年,她参与了学校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伴我行》《好字伴我成长》《我爱鄜州》的研发和编写。在学校,每天孩子们都有20分钟的写字课和国学经典诵读课,班中渐渐形成了人人张口诵经典、提笔写好字的浓郁氛围。

  除了让孩子学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刘雪莲还尝试让他们成为管理的主体。她把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卫生、背诵、作业等等,每个孩子都各司其职。“当每个孩子都成为组长的时候,他们的责任感就增强了,就不愿意给小伙伴们拖后腿了。”刘雪莲说,每两周会根据小组分数给予集体奖励,还会给予表现好的孩子个人奖励,这样激励孩子们形成“追赶超越”的良性竞争氛围。

  “花儿感恩春天,是春天让它拥有美丽;鸟儿感恩天空,是天空让它有了奋飞的勇气;我要感恩老师,是老师让我有了自信。我在心里为你默默祝福……”今年教师节,刘雪莲收到了这张感恩纸条,作者是她的一名学生。“我从二年级开始教他,那时候他已经在托管中心。”

  三年前,因为时常自己坐班车回家,刘雪莲开始关注班里这个孩子。

  原来,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从小由老人抚养长大,到了县城上学又只能寄宿。自卑的他渐渐有了辍学的想法。

  刘雪莲从亲情入手,看到孩子鞋子小了,她就给他买了一双。此外,刘雪莲除了给他赠送衣物,还利用下班时间单独给他补课。渐渐地,这个孩子变得开朗、勤奋起来,学习上也很努力。

  “老师,这是我的心意,请您收下。”刘雪莲说,有些孩子虽已毕业,但仍惦记着老师。有时候他们的礼可能只是一两个苹果,但带给自己的是心中最厚重的爱与感动。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刘雪莲 课堂 富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