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界掀起学习《梁家河》热潮
□记者 李荣 张姣姣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公开发行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掀起争相阅读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梁家河》在新时代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读后深受感动,今后将自觉坚定信念,深刻领会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从《梁家河》一书中不断汲取追赶超越的力量。
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力量
“梁家河这个陕北小村庄所蕴含的大学问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发扬,从中汲取营养。”看完《梁家河》这本书后,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延安市委书记高晓斌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成长历程和奋斗足迹,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高晓斌说,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是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延安籍的省政协委员,高晓斌表示,将认真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走进梁家河这所大学校、研学大学问,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奉献青春。
在6月12日团省委召开的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座谈交流会上,团省委书记段小龙分享阅读《梁家河》感受时说,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去体会。我们要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书里的内容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仿佛我又回到了自己当年插队的那个村子。”6月18日,西安市新城区含元西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臧翠萍表示,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她将心系群众,从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着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梁家河》生动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品读这本书,可以看到青年习近平的淳淳初心,探寻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的成长足迹和非凡历程。”西安市委宣传部干部张琳月认为,作为一名青年,需要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梁家河》是“青春修炼手册”
“我在班里书架上放了四本《梁家河》,这几天发现书皮都已经被翻得有些卷翘了,学生很爱读。在他们看来,习总书记好像就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一位长者,学生们会笑着模仿书中提到的方言,看着习总书记克服困难为村民们办的一件件大实事,他们感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可真厉害啊!’”陈烁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的成员之一,去年7月她来到澄县开始自己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陈烁说,《梁家河》一书再现了习近平当年落户插队的奋斗青春,作为正昂首始足于人生之路的青年一代,急需在这本书中体悟习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这样的“青春修炼手册”,我们想读,要读,爱读!
“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习总书记不仅磨炼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还锻造了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的品质。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陈烁表示,作为支教老师,除了给学生教授知识,更多的是向他们传输正确的价值观,把这本励志的青春修炼手册递到他们手中,让他们也能拥有一颗经得起捶打依然鲜亮奋斗之心。
“我被总书记那种不畏艰辛、志存高远的进取精神和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优秀品质所深深感染,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打牢根基,刻苦学习,努力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对于即将要毕业的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吴一波来说,每天实习完回到宿舍翻看几页《梁家河》已成为习惯。
吴一波曾参观过梁家河村,他说,当驻足在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流连忘返时,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而通过品读《梁家河》,更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自己不断前行、进步。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