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陕扶贫协作在安康地区纵深开展,扶贫协作在干部挂职交流、推动产业合作、加强劳务协作、强化对口帮扶和编制扶贫协作规划等方面全面铺开,为安康地区特别是贫困县地区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干部队伍作为推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落实的作用不言而喻,苏陕互派挂职干部既是解决当前扶贫协作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干部培养锻炼的必要举措,更是组织选人识人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实现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挂有所得、挂有所成、挂有所安,就得在挂职干部的管理、监督、保障等方面出实招。
压担子,不让挂职干部“徒有虚名”。双向交流挂职干部多为副职,接收单位的主要领导应给予充分信任和支持,安排负责具体工作,为挂职干部搭建台子、多压担子,给予挂职干部足够的锻炼成长空间。同时,派出单位也应“忍痛割爱”,尽最大可能将业务骨干派出挂职,让挂职干部在有限的挂职时间内发挥最大作用。
出点子,不让挂职干部“茫然无措”。挂职干部初来乍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接收单位应根据挂职干部熟悉领域或个人特长,安排到相应岗位,做到“人岗相适”,挂职干部也能在工作方面迅速上手,进入角色。要对挂职干部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工作督导和销号台账,多选派挂职干部到一线中实践、火线中锻炼,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磨砺本领、增长才干。
给路子,不让挂职干部“心浮气躁”。“既来之,则安之”,挂职干部的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应加强沟通衔接,建立健全相关考核与保障机制,在挂职干部的管理与考核上制定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方案与流程,并对考核优秀或合格的干部及时兑现挂职期间产生的保障范围内的各项支出,解除挂职干部的“后顾之忧”,令其及早在挂职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并全面“出彩”。(李昌盛)
编辑: 大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