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培训推动妇女就业创业 苏陕协作中的“她故事”

2025-11-19 09:40:38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跨越秦淮河与渭水,连接长江三角洲与黄土高原,苏陕协作是地域间的资源对接,更是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王秀梅(右)在做直播带货准备(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跨越秦淮河与渭水,连接长江三角洲与黄土高原,苏陕协作是地域间的资源对接,更是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022年起,借着苏陕协作的东风,省妇联将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妇女手工、巾帼家政及巾帼电商领域的技能培训中,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帮助更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让她们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巾帼力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指尖技艺“织”就增收路

  “苏陕协作不仅为我打开了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新视野,还让周至县的传统手工艺与乡村妇女发展迎来了新机遇。”11月7日,周至县李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霞说。

  参与苏陕协作项目的经历,成为李霞推动公司发展的“金钥匙”。

  结合参与苏陕协作项目的经验,李霞将“带动企业发展、赋能妇女手工艺”作为核心方向,率先落地系列妇女手工艺培训。不同于以往单一的技艺教学,她将从江苏学到的创新理念融入课程:既有传统手工艺的技法传承,确保非遗技艺不失传,又增设创新设计模块,引导学员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结合,让手艺能直接转化为就业增收的能力。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培训妇女超300人次。

  在市场拓展层面,李霞借助学习到的先进经验,为周至手工艺品打通“走出去”的通道。她带领团队整合当地手工艺品资源,打破以往“零散销售”的局限,通过线上平台展示、线下展会推广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与销量。

  李霞还敏锐捕捉到“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周至丰富的文旅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手工艺品,既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伴手礼选择,又让传统文化通过旅游场景得以传播,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增收”的双赢。

  谈及未来,李霞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我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借助苏陕协作的机遇和政策,让更多妇女在手工艺产业中受益。”

  数字桥梁“通”向致富门

  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苏陕协作的纽带跨越千里,带来了技术与理念的碰撞,孕育出一批扎根乡土、引领乡村振兴的巾帼力量。平利县富硒堂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秀梅,便是其中一位代表。

  2022年,在苏陕协作的启发下,王秀梅紧跟电商趋势,开启直播带货模式,让藏在深山的平利富硒产品,通过屏幕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野。

  “得益于苏陕协作,我打开了市场。”王秀梅告诉记者。在苏陕协作搭建的交流平台上,她多次赴江苏常州、武进等地学习直播运营技巧、品牌打造经验,将江苏的“流量密码”与平利的“生态优势”结合,渐渐打响了“平利富硒”招牌。

  立足当地实际,王秀梅探索出“企业+电商+农户”的全产业链模式,将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让协作成果真正惠及乡邻。

  近年来,王秀梅免费为平利培训电商技术人才600余人,手把手教农户用手机“卖山货”;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110户279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如今,在王秀梅的推动下,平利县76款农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升级,“富硒”品牌响彻全国,苏陕协作的“富民效应”得到生动诠释。

  巾帼家政“拓”宽就业途

  如果说王秀梅借助苏陕协作的各类平台点亮了平利的“生态经济”,那么,在陕北宜川,阮筱雅则利用苏陕协作的经验,为家政行业注入了“品牌活力”。

  “2023年,我借苏陕协作的东风赴南京‘取经’,学到了不少好经验。”11月10日,宜川县筱雅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阮筱雅告诉记者,回来后,她就锚定了高端保洁赛道,深耕社区,以当地北关社区为“试验田”,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15分钟家政服务圈”。

  在南京考察时,还有一个细节让阮筱雅深受触动:统一的工服、工具包搭配鲜明的品牌Logo,竟能让家政服务的品牌溢价提升30%。这让她深刻意识到,“视觉信任”是家政行业打开市场的关键钥匙。回来后,她第一时间推动企业品牌形象全面升级,为企业按下“焕新键”。

  面对宜川县待业妇女技能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困境,阮筱雅还以江苏产教融合经验为火种,点燃本土化变革。

  在深耕家政服务的基础上,阮筱雅带领团队探索推行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联合街道卫生院针对卧床老年群体创新推出“防褥疮护理套餐”——不仅为老年人定制专属翻身按摩计划,还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将从南京学习到的养老服务经验,转化为贴合宜川本地需求的落地方案。

  此外,筱雅家政还创新推出“白+黑”培养模式,让学员白天跟岗实操,锤炼保洁、护理等技能,晚上通过线上课学理论、沟通技巧及安全规范。通过“理论+实操”闭环培养,筱雅家政打通了技能提升关键环节,为行业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

  2024年,全省近千名妇女因技能培训而受益。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苏陕协作赋能巾帼、强化人才支撑的生动注脚。(群众新闻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李畅)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妇女就业 苏陕协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