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采访了陕煤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皮带队11年前来陕北干事创业的一些职工,大多数人从那时便一路向北,孤身“北漂”。他们放弃了阖家欢乐的团聚, 放弃了妻子儿女的柔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北移”之旅。从此,战严寒、斗酷暑, 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用顽强拼搏诠释着敬业奉献。
退伍不褪色的"领头兵"
闫国平是该队党支部书记,前些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煤矿工作,2009年踏上“北移”之旅来到红柳林公司。人到中年正值多事之秋,来到陕北工作,意味着远离亲人,尽不到一个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集团公司战略北移的大军之中,始终以“勇往向前”的豪气,用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带动着身边的人,在队伍中树立起一面火红的旗帜。
2017年3月份,该队南翼顺槽皮带CST突发故障,导致停产。当时他刚上完夜班,正准备下班,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即组织骨干党员和检修好手,投入更换CST作业中,他带着大伙吊大件、安基座,连续奋战13个小时。
“龙头往哪里摆,龙尾就往哪里甩。”他言行合一,找准定位。这些年,他明确党支部书记在政治上的导向地位,在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的指挥地位,在工作中的督导地位和全局中的统揽地位。带领党支部与行政工作相融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安全生产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打造了一支堡垒作用强、先锋作用好的党员队伍。
浑身“牛劲”的北方汉
“要说我们队的牛人,非候典峰莫属”、“只要他在,皮带队就没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随着采访的深入,像打开话匣子一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谈论起了候队长。
2007年春天,候典峰像所有“北移”大军一样,怀揣着梦想,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只身来到享有“塞外明珠”美誉的红柳林公司,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矿山工人。招工到矿后,他从最平凡的岗位做起,装过泵、攉过煤,先后担任过电工、检修工、副队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称号。他身上总有一股煤炭人特有的“牛”劲。
2018年2月15日,正是大年三十这一天,主井二部皮带正在紧张忙碌地更换着。为了新一年的生产接续,春节期间要更换120米钢丝绳芯胶带,硫化四个接头。然而,在主井巷道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更换胶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身先士卒亲自指挥,带领留守的20个检修工连续奋战,待到工作完成时,已经大年初三。期间,他顾不上陪伴来矿探亲的家人,和公司留守人员一起吃了顿年夜饭后又匆匆下井。
到初三下午正常试机后,才算松了一口气。升井后,儿子到区队探望他时不解的问:“大过年的,怎么还这么忙啊?”他只是揉揉充满血丝的眼睛,疲惫地说:“春节期间人心不稳,井下现场不可预知的因素又太多,派别人指挥和监护,我放心不下。”
简单的一句“放心不下”,诠释了 “岗位是责任,职务是使命”的担当和敬业。
检修能人“赵警官”
赵永朝是大家眼中的检修“大拿”,四十多岁,相貌平平,留着一头短发,平时对衣着并不很讲究,却很整洁,浓眉大眼,稍黑的皮肤衬托着一张宽阔的面孔,给人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工作中遇到再急的活,他却总是一板一眼地干着。闲暇之余,谈起11年前的北移,他的嘴角总是挂着微笑。11年来,他先后参与安装调试了主井二部皮带机、4-2煤皮带系统以及多部顺槽皮带系统,为皮带系统延伸、确保生产接续立下汗马功劳。
前段时间,在更换主井皮带过程中,老赵是支援作战,但干起活来,比本班组的人丝毫不逊色,谁要是挡煤板没有安正,或者硫化皮带时钢丝刮胶不合格,他都会大声的指责,绝不含糊,大家都戏称他为“赵警官”。那几天,扭伤脚的他总沿着主井皮带的台阶上上下下,奔波忙碌。工友看到他在更衣室里偷偷的给脚上贴膏药,就关心的问:“脚疼就少跑点路。”他笑着说:“我也想少跑点路啊,但主井皮带可是全矿的生命线,要是检查不精细,更换运转后是要出大问题的。 (席小勋 记者 高三宝)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