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山深处龙驹古寨东南40公里的峡谷高地上,坐落着一个名满三秦、享誉华夏的神奇要塞—武关古塞,因北临少习山,春秋时名少习关,战国时秦占领后改称武关。为秦之南关、关中锁钥,与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并称关中“四塞”。
武关古塞北依陡峭的少习山,东西南三面武关河环绕,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地势险要,险阻天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诗赞曰:“重关天塞控神州”“武关一掌闭关中,襄郧江淮路不通”。
自西周以来,历代设关防守,为军事重地,汉代曾迁弘农都尉于武关,唐建都尉府,明清设千总衙门、巡检司。古塞城墙原来由黄焦土构筑,顶部用砖砌成水道,城门用砖垒砌,东西南各开一门,上有城楼,雄伟高大,易守难攻。城东门外额有两个雄劲的石刻大字:武关,内额锲古少习关,西门外额为“三秦要塞”。昔日的古塞,雄关漫漫,战旗猎猎,乱则据险可守,清则通达天下,为三秦之重要门户,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西周末年,周昭王亲率大军出武关伐楚;春秋时期,秦多次出武关助楚平叛灭庸;战国时期,商鞅因变法触及贵族利益被诬告谋反,逃至武关投宿遭拒,被迫返回封地起兵,被俘而死;楚怀王因不听屈原忠告,被秦昭襄王扣押于武关,囚禁咸阳至死,秦出武关东取十五城;秦末刘邦率义军攻克武关,先于项羽入长安,成就汉室帝业;汉景帝前三年,周亚夫出武关平定“七国之乱”;唐代郭子仪整兵西出武关,吐番闻风而逃;黄巢出武关转战中原;李自成屯兵商山,出武关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白莲教、太平天国、义和团攻入武关,震撼朝廷;贺龙1932年率领红三军攻入武关,击败国民党部,胜利北上。历年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类似西安汉宫出土的五角形陶制下水管道、“武侯”“千秋万岁”瓦当,及各类兵器、陶器、青铜器等。城东四道岭现存著名的秦楚分界墙。城南现存武关古街,长250余米,原为小石子街面,瓦屋顶,木质铺面门,青石台阶,石雕门当,极雅致的花雕木门窗,一色的南方建筑风格,尤以保存完整的田家大院而远近闻名;城西有关帝庙和戏楼,为古塞人祭祀和聚会的地方;城东及城西现存武关古城墙遗址依稀可辨,向世人展示着武关曾有的历史与辉煌。
武关古塞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风光绮丽,气候温润,风景宜人,古来就有余光反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龙潭古寺、砚水鱼妖、白岩仙迹、玉泉串珠等武关八景,武关胜塞因而被列入全国名胜辞典。历代文人骚客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寇准、谭嗣同等驻足武关,无不留有佳作传世,“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处计浮沉”。
古塞地连秦楚,物兼南北,人杰地灵,林木葱茏,荷塘碧浪,稻香十里,一派南国风光。当地人思想开放、头脑灵活,在南京、广州东南沿海多有创业成功之士,以餐饮业最为有名,在南京形成了丹凤武关餐饮一条街。古塞当地出产水稻、小麦、油桐、茶叶、花生、核桃等。古来就以盛产娃娃鱼、甲鱼享誉一方。其中武关甲鱼为秦汉以来的上等贡品。现代以核桃最为驰名。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为武关八一林场颁发奖状,毛泽东主席:“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重要批示出自武关,并曾亲自手书唐代李涉《再宿武关》诗:“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留下了一代伟人颂扬武关的千古墨宝。
漫步武关街头,穿越时光的隧道,你仿佛能看见几千年前的漫漫雄关矗立眼前,烽火连天,狼烟滚滚,战马嘶鸣,英雄逐鹿…我在想,若能将历史上著名的秦楚争雄、武关古战场以古代军事文化公园的形式再现眼前,向世人开放,兴许会是一道寻古探幽、怀古思今的旅游风景呢。
武关古塞曾经见证了华夏民族风起云涌的战争历史,而今正踏着新的时代节奏,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商洛文旅)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