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三线岁月 传承航天精神——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走进红光沟

2025-11-07 15:47:3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11月3日至4日,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之“走进红光沟”在凤县双石铺中学和红光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举行。...

  11月3日至4日,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之“走进红光沟”在凤县双石铺中学和红光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宝鸡市教育局主办,宝鸡教育学院、凤县教育体育局、凤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承办。活动以“启动仪式、课例展示、说课评课、专题研讨、实践研学、总结提升”六大环节,构建起全链条、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

  凝聚共识,锚定方向

  11月3日上午,启动仪式在凤县双石铺中学正式举行。宝鸡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爱魁参加并讲话,凤县县委副书记李志刚致欢迎辞,宝鸡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沈宏军主持仪式,院长李春杰详细介绍活动实施方案。

  杨爱魁对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一年来的工作开展和建设成效进行了高度总结和评价,并对做好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和全市开展系列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统筹力”,构建一体化建设“新格局”,要健全联动机制、盘活资源配置、压实督导评估;学校夯实“主阵地”,筑牢一体化建设“实践根基”,要强化组织衔接、创新教学实践、推动学科融合;思政课教师锤炼“真本领”,展现一体化建设“新担当”,要锤炼真本领、提升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创新教学载体多开展实践活动。

  分层递进,示范引领

  11月3日下午,红光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内,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衔接紧密的研学实践课程在场馆内精彩呈现。凤县红花铺小学张婷老师的《航天筑梦・少年逐光》、凤州初级中学姜琦老师的《航天之光映苍穹・星辰大海载初心》和凤县中学刘蓉老师的《传承航天精神・争做有为青年》课程都以红光沟航天文化为核心载体,深度融合思政元素、学科知识与地方特色。课程覆盖小初高三个学段,从少年航天梦的萌发,到航天精神的具象解读,再到青年使命的担当,清晰呈现了思政课在不同学段的梯度设计与逻辑衔接,为大中小学思政研学课程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精准对标,提质增效

  课后,三位执教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展开说课,深入阐释课程设计的核心思路。凤县新建路小学校长宋宝宏、宝鸡市第一中学思政名师杨艳丽、金台高中高级教师鲁锋娟三位专家现场点评,分别以“三好”总结、“三美”概括及“纵向衔接、横向分配”的深度分析,充分肯定了课例的鲜明亮点,给出了靶向性极强的优化建议。点评环节不仅认可了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扎实成效,更为研学精品思政课程的后续打磨提供了精准指导与实践启发。

  聚焦关键,深化认知

  11月4日上午,三场专题讲座从不同维度讲述了如何有效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凤县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张梓阳以《红色场馆如何成为大思政课的“活课堂”——凤县革命纪念馆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分享馆校共建,打造“三维课堂”的实践经验;凤县教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苏志斌的《立德树人担使命,培根铸魂促成长》,聚焦凤县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分学段落地实施的实践方案;双石铺中学教师侯维恒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战经验分享》,呈现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动手做、亲身演、主动探”,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三场讲座分别从资源供给者、体系构建者、课堂实施者视角,立体勾勒出“场馆里的思政课”“为何做、如何做、谁来做”的完整实践闭环,解答了历史资源活化、区域资源聚合、校本实践深化的核心问题,为活动持续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范式参考。

  深化理解,精神洗礼

  11月4日下午,参会人员集体赴凤县革命纪念馆、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201洞开展实践研学。在凤县革命纪念馆,珍贵照片与讲座中的鲜活故事相互印证,完成了从“听闻”到“亲见”的认知升级,让参观体验从“感知历史”升华至“理解历史、共鸣精神”的深层维度。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金牌讲解员”王嘉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情讲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诗。此次研学既是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赋能与精神洗礼,更为思政课积累了具象化素材、可感化精神、人格化榜样与实践性方法。

  赋能未来,续写新篇

  为巩固活动成效、指导后续工作,宝鸡教育学院院长李春杰作总结讲话。他评价本次活动以红光沟红色资源为纽带,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既延续了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活动的核心脉络,更在内容创新、形式设计与实效落地层面实现了新突破,为全市“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春杰表示,要活化资源、深化教学,打通社会大课堂“最后一公里”;要扎根实践、升华理论,实现教研成果“双向赋能”;要系统谋划、协同发力,构建全域育人“共同体生态”。

  本次活动以“三线”岁月为时间坐标,以航天精神为精神内核,将思政课从课堂延伸至场馆、从理论拓展至实践,搭建起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桥梁。通过“航天筑梦”课例观摩、说课评课反思、专题研讨拓展、红色场馆研学的有机结合,创新构建了“文化浸润+实践体验+课程赋能+反思提升”的思政教育新模式,让思政教育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思政教育品牌,为后续开发更多宝鸡地域精品思政课程提供了清晰思路与实践路径。(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张红梅)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航天精神 思政课 红光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