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延伟:翱翔于陕西和中亚间的“信鸽”

2019-04-23 08:54:25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从踏入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一刻起,尽管受到两个国家不同文化的洗礼,吉延伟始终坚信,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真诚是两国共享的通行证。...

  □ 刘舒雁

  从踏入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一刻起,尽管受到两个国家不同文化的洗礼,吉延伟始终坚信,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真诚是两国共享的通行证。

  1992年,学生时代的吉延伟凭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忱告别西安,来到吉尔吉斯斯坦求学。那时的吉尔吉斯斯坦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当地人都没有见过中国产的日用品。带着这一发现,吉延伟开始销售从中国带去的日用品。

  “有一次,我追着偷拿我计算器的当地人跑了几条街。”吉延伟回忆说,1993年一天下午,她照旧来到街边卖中国商品,突然冲出来一名男子,抢走了摊位上的一个计算器。她追了上去最终夺回了计算器。“我告诉他,我可以送给他计算器,或者便宜卖给他,但绝不能用抢的方式。”从那以后,当地人每天都会给她预留出摊位,来购买她东西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深层融入,吉延伟说,“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女娃,以及对中亚的难以割舍的情结,她暗下决心,要让更多中亚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毕业后,热衷于民间交流的吉延伟将全部热情倾注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往来上,为此她选择在靠近中亚的新疆工作。“有很多企业想和中亚做生意,但是并不了解那边的文化、法律和风土人情。”吉延伟说,这时自己就像一只“信鸽”,往返与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帮助双方开展交流。

  吉延伟回忆说,那时,从中国去中亚各国只能乘坐火车,自己的背包里全是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农副产品、手工制品和工业产品。对方接待者有的是以前上学时的客户,出于信任就签下了生意,有的则并不熟悉,所能做的只能是一次次地告诉对方,自己是满怀诚意而来的,又一遍遍地向他们展示中国的产品。“我同他们打交道,一定先让对方感受到我的真心。”面对环境上的差异,吉延伟说,只要两国之间友好交流、民心相通,两国人民就一定能交融到一起。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吉延伟在中亚各国的业务也得到了拓展。2006年塔吉克斯坦15周年国庆日晚上,首都杜尚别市体育场内外一片沸腾,数万人观赏了精彩炫目的陕西焰火。这是吉延伟促成的第一个陕西企业和中亚国家合作的大型活动。

  吉延伟说,“我每天都要打十几通电话联系塔吉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想尽办法促进两国之间的感情。”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最终这笔价值10万美元的陕西焰火在塔吉克斯坦的天空中艳丽绽放。

  这一次的成功促成,坚定了她帮助更多陕西企业“走出去”的决心。

  2012年,中亚陕西商会在吉尔吉斯斯坦正式成立。作为商会会长、西安市致公党党员,吉延伟就像个“摆渡人”,穿梭在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帮助双方为开展经贸牵线搭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吉延伟带领众多陕西企业,满怀信心地继续促进双向文化与经贸合作交流。

  “当心贴近了,就能建立更稳固的关系。”吉延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自己的帮助和努力,让更多中国企业和商品“走出去”,真正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吉延伟 吉尔吉斯斯坦 中国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