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陕西省结合西安市区位、产业、政策等多方面优势,支持西安市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最高可获得20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支持,助力西安市打造以“陆海陆空引领、跨国跨区协同、港产港贸融合、绿色智慧安全”为特征的现代综合货运体系,支撑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该项工作自2023年启动以来,陕西省聚焦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健全枢纽一体化运营机制等三大领域,推动28个多式联运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相关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3.38亿元,吸引带动社会投资超40亿元,其中20个项目已形成生产力,带动新增货运枢纽面积超55万平方米、货运专用集疏运里程30公里,有效提升了货物集散能力和转运效率,降低了交通物流综合成本,支撑西安乃至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据了解,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是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西安市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以来,陕西结合区域交通发展现状和特点,系统补强了货运枢纽和集疏运能力、区域多式联运服务水平,以及枢纽一体化运营机制,通过建成投用“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机场三期货运区及口岸工程、“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货运专线等项目,深化与国内重要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枢纽城市合作,进一步提高铁路物流基地、机场等重点枢纽服务承载能力。
此外,还重点强化了区域对外开放、口岸通关、标准化支撑能力,实施期成功开通西安至波季、布拉格等国际班列和西安至米兰、马德里等货运航线,打通各类数据资源推动中欧班列“一票制”“一站式”服务,完成1万余套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在货运枢纽中的应用,创建《多式联运经营人服务规范》《公铁联运管理及服务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有效强化了综合货运枢纽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服务支撑作用。
记者 李猛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