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11-26 10:45:5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金秋时节的汉滨,远山如画、碧波荡漾。伴随着山间雾气升起,乡亲们的面孔多了笑容,连绵群山中熟悉的景致有了“精致”的装扮,乡村的生活状态与整体环境,今非昔比。...

  金秋时节的汉滨,远山如画、碧波荡漾。伴随着山间雾气升起,乡亲们的面孔多了笑容,连绵群山中熟悉的景致有了“精致”的装扮,乡村的生活状态与整体环境,今非昔比。

  曾经,这里的村道两旁杂草肆意蔓延,农户门前屋后柴草杂乱堆放,农家乐面临停车难,乡村假日经济发展面临着“肠梗阻”;如今行走乡间,青瓦白墙的农房错落有致,宽阔的沥青路直通农家院落,干净规整且独具特色的一座座农家小院传来笑语不断,颇具规模的诗意田园乡村和文明淳朴的民俗乡风,正是“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带来的美丽蜕变。

  “千万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示范线建设则是通过抓点示范、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聚焦中心城区周边9个镇31个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聚点成线、点面结合”工作思路,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和“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为重点任务,高标准、系统化推进乡村康养旅居、都市田园农文旅融合发展、湖畔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五条示范线建设,乡村“面子”焕然一新,“里子”令人惊喜。

  深秋时节汉滨区城东,群山环抱、红叶漫山,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流动的水彩画。沿着平整的沥青路来到张滩镇,昔日杂乱堆放的柴垛、散落四处的垃圾已不见踪影,青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的小菜园将庭院装点得生机盎然。

  “以前房子外墙面破旧不好看,下雨天就漏水。”汉滨区张滩镇立石村村民王治旺回想起以往的居住环境,直摇头。看着修缮一新的房屋,脸上顿时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说,“改造前,镇里专门征求我们意见,工作人员都帮我们实现了。现在改造后房子整洁又美观,住着舒心。”

  王治旺所在的张滩镇立石村王家院子是农房改造的典型代表。张滩镇立石村成立了老党员、乡贤组成的“调解工作队”,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在充分考虑地域实际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后,进行外墙美化、屋顶改造、庭院规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群众的心慢慢聚到一起,一笔笔“改造账”都变成了老百姓的“幸福账”。如今,张滩镇311户村民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272户基础农房进行改造、46户宜居农房完成升级。

  从“有房住”到“住得美”,“千万工程”示范线的“面子”是望得见的山水,更是摸得着的现代生活:新城街道程东村将农户房前屋后、路边院内闲置缺管土地进行重新规整并精心修建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方寸闲地”变成“寸金宝地”;吉河镇将示范线沿线5公里公共区域选用红叶石楠、月季等本地苗木,并在主线安装220盏太阳能路灯,形成“路侧有绿、节点有景”格局;建民街道在忠诚园区安岚高速桥下进行空间改造,不仅建成生态停车场还融入“蔬菜产业”文化元素在桥墩上进行彩绘,打造特色区域景观。

  “不能只是‘看上去美’,更让群众‘住着确实方便’。”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龙介绍,打造畅通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的“硬件升级”,让乡村既留住了田园风貌,又具备了现代生活的便利。

  “千万工程”示范线的“里子”,是产业发展的底气,群众增收的依托。新城街道程东村依托“道路+休闲观光”项目,七彩沥青路、11处亲水节点成为游客打卡地,实现2025年“中秋国庆”假日接待游客2万人次,户均旅游收入突破3万元;瀛湖镇阳坡村整合23处闲置农宅,建成“阳坡院子”民宿集群,打造刘家岭渔家乐街区,农产品搭上“流量”的快车;建民街道月河新村借力“设施蔬菜+人居环境”项目,提升118户农房风貌,新建50亩连栋温室,带动2000余户群众增收5000元。

  “如今家门口能挣到钱,守着家就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舒坦!”“千万工程”示范线上的农家乐负责人张乐顺笑着说,他还在网络上开起了直播,卖起了柴火灶“蒸碗子”招牌菜,订单飞到全国各地。

  环境美了,流量来了,产业兴了。烟火乡音艺术节、“活力汉滨 棋逢程东”围棋公开赛、乒乓球赛、自行车越野赛等活动相继在示范线上的村(社区)举行,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农家乐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乡村旅游、庭院经济、乡村振兴工坊建设等业态蓬勃兴起。

  张滩镇依托奠安塔旅游资源,重点培育打造特色农家乐,实现多元产业共同激活乡村经济,群众在“产业链”受益;建民街道围绕“节点绿化+生态交通”,新建15余亩335块共享小菜园,以庭院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发展;瀛湖镇和石梯镇分别与网络达人签订联结助农协议,提振群众种植信心,助力产业发展。

  从“环境美”到“产业兴”,从“外在美”到乡风文明的“精气神”,“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正转化为汉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金蟾岭下农耕忙,挑担渡河赶晨光。我村建了民生业,人勤春早圆梦想……”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月河口上“千万工程”示范线上的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村民王开琴和几位队友正在练习村歌《忠诚印象》,准备参加汉滨区首届村歌大赛,幸福洒满了他们每个被岁月褶皱的脸庞。

  “我们几个都喜欢唱歌跳舞,现在光景越来越好,趁着农闲时光多多练习,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我们忠诚村。”王开琴继续介绍,他们的村歌演唱队伍由13人组成,年龄最小的是8岁,最大的有70多岁,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昂。

  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位于汉江、月河交汇处,发展蔬菜产业基础扎实、历史悠久,全村1700户4250人增收发展紧紧地镶嵌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中。忠诚村还坚持“塑形铸魂并重、内外兼修为美”的发展路径,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群众身边可学可做的榜样,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联盟建设,推动智慧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民风建设,让‘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建民街道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表示。(少宾 通讯员 宋孝波)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汉滨区 和美乡村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