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乐
每年冬、春季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段,秦岭防火安全责任更是重中之重。11月23日,记者获悉,西安市秦保局多方式普及防火知识,并落实三级监护责任,强化火源管控,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西安市林地总面积59.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03%,95%森林面积集中在秦岭山区,林区内有常住人口51万人(含30251名老幼“五类”重点人员)。市林业局与市秦保局机构整合,核心是“统筹协调,精准发力”:责任更集中,实现秦岭生态保护“一件事、一个部门管到底”;资源更整合,网格员、监控网络等与防灭火队伍深度融合,达成“1+1>2”合力效应;工作更前置,将森林防火升级为秦岭生态保护核心职责。
当前防火形势严峻,极端干旱天气增多,林下可燃物载量超国际临界值,元旦、春节期间人为活动增多,需全民警惕。
据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科技与森林防火处处长雷波介绍,西安市法定森林防火期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按风险划分为三级火险区:一级火险区(周至、鄠邑、长安、蓝田)、二级火险区(临潼、灞桥)、三级火险区(未央、莲湖等其他区县)。
据介绍,森林火灾高发时段:陕西省集中在2-4月(春节、春耕、清明前后),西安主要发生在蓝田、周至、鄠邑等。主要火源:90%为人为用火,包括祭祀用火、春耕生产用火、游客用火、重点人群用火。严重时有可能烧毁林木、伤害动植物,破坏生态环境;改变树种构成,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导致河流淤积、水质下降;释放烟雾污染空气等。
为此,西安市出台具体用火规定与法律责任,进山“十不要”以及企业“六不烧”,违规野外用火个人罚200元-3000元,单位罚1万-5万元。
今年防火期以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小王涧林场通过压实场、站、护林员三级责任,开展“五进”宣传(进单位、进企业、进林区、进村组、进家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无人机巡查等多方式普及防火知识。
同时,对重点人群、新增坟地登记造册,落实三级监护责任,设置瞭望哨6处、行人休息站10处,强化火源管控;修订应急预案,检修扑火机具,开展队伍培训拉练,提升扑救能力。
据悉,市秦保局将持续强化宣传与队伍建设。如果市民发现森林火情请及时拨打12119报警,逃生时需逆风而行,用沾湿衣物遮挡口鼻。
新闻链接
进山“十不要”: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在林区打火照明,不要在林区上香、烧纸,不要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不要在林区放火驱赶动物,不要烧地边、烧田埂草,不要炼山、烧荒,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企业“六不烧”:一是未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不烧;二是未开好足够20米宽度以上不烧;三是未组织好足够人力看守不烧;四是未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五是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不烧;六是大风天气不烧,也就是说森林火险等级在三级预警蓝色、黄色、橙色以上的坚决不能用火。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