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震九州 薪火永相传

2025-11-15 06:05:58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四代人同台的《鼓舞声声迎盛世》压台演出,剪纸纹样的“钩云布衫”、标志性的白头巾、空中飞舞的红绸,在高亢激昂的陕北民歌和热情欢快的腰鼓表演中点燃全场...

  从作品萌芽到持续改版,直至荣获群星奖载誉而归,广场舞《鼓舞声声迎盛世》承载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爱好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情怀——

  记者 柏桦

  “获奖了,给大家报喜,我们的广场舞《鼓舞声声迎盛世》获奖了!”

  11月4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现场,陕西省文化馆工作人员刘茜喜不自胜,急忙将领奖画面发送到排练群,与所有为这个节目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参与者分享喜悦。

  从决定采用陕北腰鼓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到荣获2024年陕西省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再到5次改版后亮相第二十届群星奖的舞台并载誉而归,这部作品承载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爱好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情怀。

  精益求精 逐梦群星

  2023年,《鼓舞声声迎盛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

  “引领新风尚 欢跃新时代”陕西省广场舞展演、“云动天下潮舞大同”全国广场舞大会……所到之处,这个陕北腰鼓题材的节目均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一场场表演、一次次亮相,让这种承载着陕北人民喜怒哀乐的艺术形式被更多人所了解,也让传承了上千年的非遗项目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

  “最初选择腰鼓这个题材,是希望陕西的特色艺术形式和非遗项目能被更多人看到。这种热烈昂扬的场面也更能体现当代老百姓身处太平盛世的幸福感。”作为主创团队的一员,刘茜和同伴们从创作之初就对这部作品有很高期待。

  两年多的不断打磨,先后3次改版,一部堪称“陕北腰鼓的当代演绎”的作品终于被捧到大众眼前。2024年陕西省广场舞大赛上,《鼓舞声声迎盛世》一举夺冠,并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至全国群星奖评选的舞台。

  得知这部作品将要登上国家级赛场,省文化馆馆长邵怡带领主创团队狠下心来,再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版。“我们要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老百姓都能参与的广场文化活动’。”这句话成了主创人员坚定的信念。

  短短半年时间,调整阵型、改进动作、重新写词谱曲、融入更多陕北文化元素,甚至表演服装的纹样设计也在不断调整。

  动作上,既要创新还要易推广,“跃步击鼓”“旋身甩绸”等新创动作,无论老少都能舞起来;音乐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经典旋律中融入童声RAP,让传统文化与当代表达碰撞出火花;阵型上,40人的成人团队里加入10名8岁至11岁的孩子,欢腾的腰鼓方阵里,时尚的街舞元素成为点睛之笔……

  又是两轮改版,终于,一部被主创人员认可的作品出炉了。

  盛世中华 薪火相传

  9月21日,星期日,秋雨淅沥。

  西安体育学院篮球排球馆,广场舞《鼓舞声声迎盛世》的赛前排练进入最后阶段。再过3天,这支老、中、青、少四代人组成的队伍便要启程,前往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的现场。

  这一刻,没有人言语,激昂的旋律一遍遍响起,整齐划一的脚步不断旋转腾挪,系着红绸的鼓槌在空中挥舞。

  “全力以赴,精彩绽放!”备赛阶段的每一天,响亮的口号回荡在排练厅里,所有人都沉浸在对一个舞步、一个细节的严格要求中。

  常常,主创人员因为一个动作的改进而欣喜,因为和着音乐喊节拍而声音嘶哑却毫不懈怠;常常,主创人员和队员们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聊着改进方案,突发灵感时,即使嘴里的食物尚未咽下,也一定要起身比画给同伴看。

  排练场上,汗水滚落,被浸湿的练功服紧紧贴在身上却没人在意,只是抬手抹把汗,继续跟上节奏。

  “后生,这不对!这鼓声要的是那股咱老祖宗在黄土坡上跟天斗的狠劲!”老艺人高金爱将他的毕生心得都教给年轻人,“这不光是动作,还要体现咱陕北人的精气神。”

  放下工作偷偷参加排练的李有恒,常常被妻子数落。但每每回家,妻子总会一边给他改善伙食,一边打趣地说:“掌柜的,打腰鼓吃饭就是香!”

  “打着打着就爱上打腰鼓了,现在一天不打就手痒痒。”“00后”学生佳伟腼腆地说,上次给家人表演,爷爷激动地说“这才是咱陕北的好后生”。

  小演员们将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都用来训练。有时训练结束已将近晚上11点,没来得及完成作业的孩子们,一边哭一边写。第二天,他们又兴高采烈地来到排练场。

  进入备赛倒计时,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排练,没有一个人说放弃。

  “这是咱的荣誉,不管咋都要坚持!”队员们互相鼓励。小演员们的家长,即使心疼孩子也依然红着眼睛陪孩子训练:“没事,再坚持几天。”

  9月25日,第二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门类终评现场。四代人同台的《鼓舞声声迎盛世》压台演出,剪纸纹样的“钩云布衫”、标志性的白头巾、空中飞舞的红绸,在高亢激昂的陕北民歌和热情欢快的腰鼓表演中点燃全场。

  “黄河流过家门口,爷爷的鼓槌握在手”童声RAP响起,白衣绿裤的孩子们上场。他们带着非遗传承的使命,用一声声鼓点、一次次呐喊向观众展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朝气蓬勃与自信。全场观众为他们鼓掌、喝彩。

  这一刻,站上这个舞台的意义已然超越了奖项争夺。他们用行动表明:陕北腰鼓的传承,不仅是陕西非遗传承扎根人心的有力见证,是几代人关于理想信念的守护与坚持,是人民群众对盛世中国美好画卷的描摹和诠释,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万千气象。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中国艺术节 群星奖 陕北腰鼓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