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路难走,现在路修好了,新烦恼又来了——车没地方停,想卖点东西还怕占道。”镇安县大坪镇庙沟村岩屋河街道完成硬化改造后,居民叶堂记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这条曾坑洼不平、摊位杂乱的街道,如今硬件升级了,“秩序短板”却成了新的民生堵点。11月6日,庙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场“小板凳”议事会上,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与市监所干部、派出所民警围坐一堂,把“堵点”摆上台面,共同“把脉开方”。
作为大坪镇今年推进的第5场“小板凳”议事会,人大代表提前收集汇总民意,将“增设停车位”“规范摆摊点”等诉求精准传递;摊主代表主动承诺“只要给个固定地方,我们保证守规矩、搞干净”;派出所民警当场实地勘测,结合背街小巷地形,承诺“挤出”40个临时车位,解决停车乱象;庙沟村“两委”迅速认领任务,计划在富润家园小区周边划定30个统一管理摊位,并配发标准化摊位车、明确户主“门前三包”责任;市监所同步跟进,将对摊位合规经营进行常态化监管;镇政府则从长效治理出发,启动主街道“交通严管一条街”申报程序,筑牢机制保障。
“以前摆摊东躲西藏,有了固定摊位,心里就踏实多了!”方案敲定后,摊主黄根升难掩笑意。从硬化前的“路难行、摊乱摆”,到改造后的“路通畅、不规范”,再到“小板凳”议事会上敲定的“车位明、摊位齐”,一场接地气的协商,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彻底通畅。
据悉,大坪镇将“小板凳”议事会制度与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衔接,坚持“群众有事当场说、多方联动当场议、能办的事当场定”,累计解决村道维修、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各类问题30多件,让“多元共治,就地解纷”的基层治理模式落地生根,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来源:文明商洛)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