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羽佳
红绸扬起,舞步轻快,中国学生踏着欢快的节奏打起腰鼓,青春洋溢;
表演武术的中国学生有的倒立,有的空中腾跃,身轻如燕;
篮球友谊赛上,中韩两国学生奔跑、传球、扣篮,热血飞扬;
……
10月27日,来自韩国庆尚北道义城郡的20余名师生走进咸阳市礼泉二中,真切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我希望能再来咸阳,也欢迎咸阳朋友到义城郡做客。”中韩两国中学生互换礼物后,韩国学生金加恩说。
这场互动,源于双方的一段“关系”。咸阳市与韩国庆尚北道义城郡结为友好城市关系已有20多年,双方在教育、文化、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
友城携手,美美与共。“十四五”以来,陕西国际友城数量增加24对。截至目前,我省与41个国家建立121对国际友城关系。其中,省级国际友城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一个个跨越山海的友城交往故事,映照着陕西国际友城合作从萌芽到繁茂的历程。
跨越国界、跨越洲际的“山海之约”源于1974年。这一年,西安市与日本奈良市缔结陕西第一对国际友城,开启陕西对外交流、城市合作、民间友好的新画卷。
以文化为媒,结合作之果。陕西各地结合发展实际、资源优势,拓展合作伙伴。
在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陕西国际友城“朋友圈”越来越大,对外合作机会越来越多。
2023年,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期间,陕西新增5对中亚国际友城。2025年,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我省新缔结6对友好城市,特别是我省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图尔克斯坦州,塔吉克斯坦索格特州,土库曼斯坦阿哈尔州结为友好省州,被纳入峰会成果清单。
目前,陕西实现与中亚五国国际友城全覆盖,西安在全国率先通航中亚五国。“空中丝绸之路”不断织密,陕西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俄罗斯的红酒、意大利的手工冰淇淋、乌兹别克斯坦的手工纺织品、巴西的牛肉……近年来,在丝博会国际交流展区的“国际友城进丝博”活动中,多个国际友城纷纷携特产参展。
2024年,陕西友好省州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省、陕西友好省县日本茨城县分别举办专场推介会。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省省长阿尔伯特·约翰·查拉米拉在推介中说:“希望与陕西加强沟通往来。欢迎中国企业,尤其是食品、机电行业的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国际友城,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搭建起务实发展的桥梁,促进各领域对外开放。
在陕西与友好省州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交往中,有一个名字格外醒目,那就是张正茂。
每到春播秋收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就会带领团队,驻扎在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开展播种试验与田间操作示范,指导科学管理,采集科研数据,与农户交流耕种经验。
“我们要让合作成果实实在在落到咱百姓饭碗里。”张正茂说,带着中国的农业技术走出去,他不仅希望提高当地农作物产量,也期待把小麦、油菜等更多优质农产品引进中国市场。
不止在农业方面,友好省州还为双方带来了更多领域的实惠。
中欧班列长安号北哈州粮油物资生产物流加工基地揭牌;北哈萨克斯坦州商品中心(西安)运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北哈州建设农产品园区,发展订单农业……两省州间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在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区的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1.6万株陕西果苗正茁壮成长。这是渭南市与丹加拉区友谊的见证。
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宝鸡市和咸阳市积极发挥与俄罗斯奔萨市友好城市关系,成功引进俄罗斯最大高端机床供应商,分别投资建设高端金属加工设备生产项目,有效扩大外贸出口。
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姚红娟表示:“我们将继续依托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推动建设一批‘友城+产业’平台,切实发挥国际友城在项目对接、投资洽谈、产业交流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携起手,耕未来。友城合作未来的模样,就在青少年的相亲、相通中。
今年6月28日至7月5日,陕西与友好省州美国怀俄明州的青年以球会友,开展冰球友谊赛、青年论坛、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深化双方在教育、体育、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省州青年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今年暑期,在陕西省与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结好40周年之际,陕西丝路青少年艺术团的20余名少年儿童,在安特卫普中央车站表演变脸、舞蹈、合唱等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西安国际友城德国奥尔登堡市连续两年接收陕西优秀大学生前往市政府各部门和博物馆等机构实习。这开阔了青年的国际视野,也让西安与奥尔登堡市的联系更为紧密。
省友协理事苏鹏说:“青少年的国际交流为友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他们不仅是友城关系的延续者,更是新时代友谊种子的播撒者。”
从“我”到“我们”,从新朋友到老朋友,友城合作早已超越城与城的界限。陕西与友城的故事,在未来会更加精彩。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