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丨智慧赋能 看“富养”小番茄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25-10-29 17:08:0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10月26日上午,“循‘新’出发·‘质’在必行——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寻“富养”的小番茄如何跻身高端市场,揭秘绿色种植的科技奥秘。
...

  10月26日上午,“循‘新’出发·‘质’在必行——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寻“富养”的小番茄如何跻身高端市场,揭秘绿色种植的科技奥秘。

  在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公司的番茄种植基地,一座座白色的塑料大棚错落有致,在智能温室里,一排排藤蔓整齐排列,长在“半空”中的番茄郁郁葱葱,挂满枝头。整个基地绿意盎然,勃勃生机。

  “这些长在‘半空’的番茄,是我们从法国引进的品种,串性好,颜色、口感等综合性状都很优秀。”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彩虹介绍。今年9月中旬定植,尽管经历了40多天的连续阴雨,植株依然健康生长,可实现长达8个月的连续采收,每周一次。

  精细化管理的细节俯拾皆是。透过智能薄膜,采访团注意到,棚内悬挂着一块块黄板与蓝板,王彩虹说:“这是利用昆虫趋色性设计的物理防虫装置,能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既环保又安全。花丛间飞舞的雄蜂,替代了人工授粉。这种自然授粉结出的果实饱满多籽、口感更佳,也显著提升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

  支撑起这套种植模式的,是温室背后的“硬核科技”。大棚外围是“新型智能风光型智能薄膜连栋温室”,利用科学的节能设计和专业的技术工艺,通过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环境控制软件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软件,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管理。“玻璃温室一平米造价可能高达两三千元,我们这种薄膜温室只要一千多元,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更具成本优势。”王彩虹给采访团算了笔账,成本低但性能一点不差——冬天,温室里会加一层双层充气膜,“就像给番茄穿了件‘羽绒服’,保温效果特别好,每平米能耗只要五六十元,比玻璃温室的百元成本低多了。”夏天,则依靠水帘、风机、遮阳网、高压雾喷等组合设施实现有效降温,能稳稳把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让番茄始终在“舒适区”生长。

  更智能的是,温室还装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软件。“温度、湿度、土壤肥力这些数据,系统能实时监测、自动调节,不用人工天天盯着,省了不少事。”王彩虹说。

  据了解,这家2018年成立的企业,最初只做建棚服务,如今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支持,已经发展成集高端番茄、反季节樱桃种植销售,以及研学、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商。目前,公司在杨凌有18栋反季节樱桃温室和3万平方米番茄温室,相关技术还推广到了陕西、新疆等地,带动了当地设施农业发展。

  “‘富养’出来的番茄,价值自然不一样。”王彩虹说,“目前这种串番茄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在二十五到三十元之间,即便行情最差时也能卖到十来块一公斤,远高于普通小番茄。”

  一颗番茄的“身价暴涨”,不仅是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更折射出的是现代农业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深刻变革。王彩虹透露,未来公司还会扩大园区和实训基地规模,加大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研发投入,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物联网 大棚 杨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