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静
深秋的西安,微雨初歇。25日上午9时,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前热闹非凡,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雀跃着涌入这片属于他们的天地。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这里迎来了第100万名小观众——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记录着这座城市对下一代成长的郑重承诺。
从“1”到“100万”,一座城市的少年气象
“从2025年1月迎来第一位小观众,到今天络绎不绝的日常,——我们用近300个日夜,见证了太多孩子成长的珍贵瞬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做得更好,因为这座城市的孩子们太需要这样一个地方。”
8岁的李雨轩是这里的常客,这个周六他在乐高中心耗费了整个上午,搭建起他心目中“能连接地球和月球”的摩天大楼。他的母亲感慨:“在这里,他表现出了我们从未见过的专注和创造力,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
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成长生态系统”
持续攀升的服务人次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一套精细化、人性化运营体系的见证。
走进活动中心,仿佛置身于一个“微型城市”。三楼的“哇塞快乐星球”是活动中心的人气项目,孩子们不但可以体验海洋球池、滑梯、淘气堡、沙池寻宝等趣味项目,还可以通过MR感受沉船冒险区等探险场景;“体育运动楼层”传来阵阵欢呼声和呐喊声,篮球、羽毛球、射箭等培训区域,孩子们正在教练指导下进行各种专项训练;在少儿图书馆,安静阅读的亲子时光构成一幅温暖的画面;而位于一楼的“梦想剧场”,当灯光渐暗,舞台亮起,由孩子们参与表演的环保主题短剧便开始上演……台下的小观众和家长随着剧情推进,不时爆发出笑声与掌声,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美育的浸润与表达的启蒙。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最受欢迎的场馆TOP3:“哇塞快乐星球”(科技)、体育运动楼层(体育)、梦想剧场(艺术),也侧面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内在兴趣的指向——他们对科技探索、强健体魄和自我表达有着前所未有的渴望。
活动中心今年举办的400+场活动覆盖科技、艺术、体育、阅读四大领域,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引导,旨在将浅层的兴趣引向深度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其坚守的“公共属性”。绝大部分场馆免费开放,少量收费课程也远低于市场价。“我们的核心不是营收,而是服务更多家庭,赢得更多孩子的参与并得到满意的回馈。”
运营逻辑:在数据与温度间找到平衡
“双减”政策之后,教育的主战场正从单一的学校转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体系,活动中心恰恰填补了“社会教育”这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在这里,没有分数,没有排名,唯一的标准是孩子是否投入、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活动中心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视,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支持,西安市妇联携手社会力量打造的“妇幼爱之家·安心湾”专区,通过和苗课堂、专业心理咨询、亲子互动工作坊等,为孩子们提供情绪支持与心理疏导,传递“成长路上,安心相伴”的温暖理念。
一位经常带孩子来的父亲坦言:“这里让孩子发现,学习可以这么有趣,成长可以有这么多样子。它不仅缓解了我们的焦虑,还为孩子切实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障碍,让我们看到了分数之外,孩子依然拥有广阔的未来。”
这也正是活动中心的深层价值所在:它不仅陪伴孩子成长,也在启迪家长,传递“教育的终点不是制造‘应试者’,而是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理念。
新的起点:从服务体量到服务质量的再出发
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每个西安孩子童年记忆中最亮的那颗星。我们也希望,这里的探索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青少年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演进的‘西安样本’。”
服务人次的持续增长,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是一份城市的宣言:它宣告一座城市愿意将最好的资源、最新的理念与最用心的服务奉献给下一代;它证明“双减”之后的教育转型,能够通过公共产品的创新找到清晰的路径;它也传递出我们对“成长”的理解——更加开阔、更加丰盈,也更充满人性的温度。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