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口腔智能医疗领域又“立功”啦!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传来消息:该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铱民团队研发的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正颌外科手术。经科技查新,这是世界范围内机器人首次自主完成正颌手术中的截骨与骨块定位任务,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已具备处理口腔颌面外科最复杂、精度要求最高手术的能力。
患者小叶因先天发育导致“地包天”,并且面部不对称畸形,口腔咬合功能和面部容貌受到严重影响。
“上颌骨LeFort Ⅰ型截骨术及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可以解决小叶的问题。这种手术通过把上下颌骨截断,重新移位并固定在合适位置,从而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同时恢复面部容貌美观。手术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微小误差均可能影响术后咀嚼、语言等功能,高度依赖医生经验,手术操作风险较高。”团队成员、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博士后史雨林说。
团队组织了多次专家会诊,决定将手术最关键的LeFort Ⅰ型截骨术与骨块再定位环节交由“机器人医生”自主完成。
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团队根据正颌外科疾病特点和要求对机器人软硬件体系进行了迭代优化,并完成了动物模型验证、临床场景模拟测试等实验研究,有效提升了机器人的安全性、精准性与稳定性。
术前,团队基于患者CT及牙列扫描数据进行了精细的三维虚拟手术规划,明确了上下颌牙列和骨块再定位的理想位置及最佳截骨平面。
手术开始后,“机器人医生”严格执行手术方案,沿最佳路径对上颌骨进行了毫米级精确截骨,随后准确移动并固定带有上下颌牙列的骨块。手术用时约4小时,达到了改善患者容貌外观与咬合功能的双重治疗目标。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们研发的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已初步具备在复杂解剖结构下应对各类高难度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能力。”团队成员、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副教授商洪涛说。从种植手术、自体牙移植、根尖外科手术到“颌骨缺损一日重建”,再到此次的正颌外科手术,该机器人可提供覆盖多术式、适配多场景的智能化手术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机器人技术赋能外科、重塑临床模式的巨大潜力,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记者 霍强)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