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秋粮收获已进入关键阶段,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安铁路局)立足陕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创新启用多类型集装箱构建高效粮食运输体系,全力保障陕北、关中等粮食主产区的秋粮快速运往西南、华南等消费市场。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运粮食集装箱6万TEU,运输粮食总量达13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40%,为秋粮“颗粒归仓、高效外运”提供了坚实运输保障。
精准匹配箱型,破解粮食运输“老大难”
不同品类粮食的运输需求差异显著,西安铁路局针对这一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制”集装箱解决方案。对于小麦、玉米等散粮,采用20英尺顶开门箱搭配35吨敞顶箱苫盖篷布的组合方式,这种箱型密封性与抗压性俱佳,能有效隔绝潮气、防止粮食霉变,同时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撒漏问题。对比传统棚车运输,散粮损耗率下降10%以上,极大减少了粮食在途损失。
而对于带包装的挂面、面粉等粮食加工品,西安铁路局则选用20英尺、40英尺通用标准箱及35吨通用箱。这类集装箱以及货物成件包装的标准化装载设计,让单箱装载量提升5%,更关键的是能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从生产企业仓库直接装货,运抵消费地后直接送达商超或加工厂,省去了中间多次装卸的环节,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包装破损风险。
灵活制定运价 为客户“算好经济账”
为切实降低粮食客户的运输成本,西安铁路局货运部组建粮食板块专项营销团队,深入杨桥畔、延安北、西安国际港、渭南、宝鸡等粮食主产区及物流枢纽,开展市场调研30余次。团队详细测算公铁运费差额、新旧箱型运费差异,梳理客户在运输成本上的核心诉求,建立“客户需求问题库”,并带着针对性解决方案进行回访沟通。
在此基础上,西安铁路局创新推出“一客一策、一箱一策”的运输方案:针对不同箱型的特点,制定差异化运输方案,让客户有多元化选择;对运输量较大的大客户,提供物流总包服务,通过整合运输资源、优化运输路线,进一步压缩整体物流成本。这一举措让粮食客户的运输成本显著降低,有效提升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赋能监测 筑牢粮食运输“安全线”
为确保粮食运输全程安全可控,西安铁路局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中国铁路95306网、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对粮食集装箱位置、状态的实时追踪监测。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随时掌握货物运输进度,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
针对此前偶发的集装箱粮食撒漏问题,西安铁路局货运部、调度所、西安铁路物流中心联合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改善攻关项目。团队从箱体质量、货物包装、篷布密封性、装载规范等多个环节入手,逐一排查隐患、优化流程,通过标准化作业提升各环节质量,确保粮食集装箱运输“安全、高效、零损耗”。
下一步,西安铁路局将持续深化集装箱运输模式创新,进一步拓展多类型集装箱的应用场景。同时,该集团还将加强与港口、航运、冷链企业的合作,推动铁水联运“一单制”落地,试点开展粮食恒温运输,让更多优质粮食既能“运得快”,更能“运得远、保新鲜”。通过不断完善粮食运输体系,西安铁路局正全力搭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钢铁运输线”,为区域粮食产业链稳定运行注入更强动力。
记者 梁璠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