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畔守护绿意”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示范活动走进渭南市

2025-09-26 10:15:4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金秋九月,黄河西岸层林尽染,碧波荡漾。2025年9月22日至24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协办的“黄河之畔守护绿意”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宣讲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活动走进渭南市。...

  金秋九月,黄河西岸层林尽染,碧波荡漾。2025年9月22日至24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协办的“黄河之畔守护绿意”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宣讲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活动走进渭南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宋秋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全省各地市生态系统相关负责人、渭南相关企业代表及陕西省媒体代表,通过实地观摩与理论宣讲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现陕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image.png

  实地观摩:四大点位解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陕西样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县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黄、渭、洛三河交汇处,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完整而鲜活的生命系统,同时承载着黄河、秦岭两大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首日,观摩团一行来到潼关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态展陈,了解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保护历程,重点考察潼关在生态治理、水土保持和绿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历史经验,从而清晰看到黄河生态保护的“前世今生”。

  随后,观摩团走进十里长廊岳渎公园。作为黄河与秦岭两大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这里南倚华山、北眺黄河,“岳渎相望”的独特景观与植树造林、湿地生态修复成果交相辉映。观摩团成员实地考察植被恢复与湿地保护情况,深刻体会潼关打造沿黄流域“生态明珠”的实践力度。

image.png

  (渭南·十里长廊岳渎公园)

  大荔县冬枣小镇总站位于黄河流域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曾是一片贫瘠的盐碱地,如今通过耐盐碱冬枣品种选育、节水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实现了“点碱成金”的生态奇迹。据介绍,园区采用“政府扶持建园、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户经营”的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完成5万亩规模化种植,还建成中国枣文化博览园等特色景点,2024年冬枣产值突破3.8亿元,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让观摩团成员切实感受到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

image.png

  (大荔·万亩冬枣产业园)

  当日下午,观摩团抵达韩城市沿黄公路黄河光景台。登台远眺,黄河湿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沿黄生态护岸坚固挺拔,水土保持工程有序推进。据了解,沿黄观光路巧妙地将司马迁祠、韩城古城等特色人文景观与花椒主产区、周边村镇串联,共同构建生态旅游与特色农产品出村的“黄金通道”,直观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生动图景。

  理论宣讲:专家领航共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创新路径”

  9月24日会议开始前,观摩团一行赴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现场观摩。通过实地走访龙钢展览馆、超低排放集控中心、智能环保管理大厅、水处理中心、五号高炉,观摩团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随后,国家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马中教授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作专题宣讲。他结合自身参与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成果,系统阐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技术路径,并就陕西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专业建议。

image.png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代表积极发言,把观摩学到的好经验、宣讲领悟的好思路相互分享,共同探讨如何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工作举措,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携手守护黄河母亲河,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陕西和美丽中国贡献陕西智慧与力量。

  此次宣讲观摩活动,既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学习,也是陕西省上下联动、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陕西省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健全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黄河干流陕西段连续三年达到Ⅱ类水质。未来,陕西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凝聚更多社会力量,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守护黄河安澜,持续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全省各地市生态系统相关负责人、在地企业代表、陕西省媒体代表以及生态环境领域有关专家共60余人参加活动。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生态文明建设 渭南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