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擎脊梁 铿锵奋进绘新卷 ——宝鸡市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掠影

2025-09-25 08:36:0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时值金秋,行走在陈仓大地,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拔地而起的科创高地,从蜿蜒伸展的交通动脉到风景如画的生态廊道,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建设图景扑面而来。...

  西凤酒7万吨制曲子项目东区完成建设

  时值金秋,行走在陈仓大地,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拔地而起的科创高地,从蜿蜒伸展的交通动脉到风景如画的生态廊道,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建设图景扑面而来。

  宝鸡机场附属工程加快推进,主体工程开工在即;陇县中核汇能等4个保障性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建成并网,新能源电力上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0.85%;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先导工程开工建设,西凤7万吨制曲项目完成竣工验收,眉太高速全线贯通,麟法高速顺利通车......截至7月,今年全市谋划的419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81.56%,持续位列全省第一;229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18个,开工率达95.2%,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宝鸡市深入推进“一四五十”战略的关键之年中,全市上下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一批批关乎未来发展的优质项目、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既是当下拼搏实干的缩影,更是迈向美好未来的基石。

  创新驱动引领

  铸就高速发展“新引擎”

  产业发展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在今年的419个市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58.7%,涉及全市重点产业链的项目97个,占项目总数的23.2%;全市省级以上县域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1家……这些迭代升级的产业项目,是宝鸡构建“4551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基础。

  位于蟠龙高新区的陕西西北钛镍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省级重点项目,产业园于10月提前建成投产后,将凭借其全国领先的电极焊接与电弧炉熔炼技术,解决高精度钛板材生产“卡脖子”问题,助推钛及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

  宝鸡一方面在传统优势产业的雄厚根基上持续深耕,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布局未来赛道,全力培育传感器、高性能合金材料及航空零件精密加工等产业集群。这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战略,既夯实了当下的经济压舱石,更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

  目前渭滨区智能压力传感器及流量计产业化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5条智能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将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等高端零部件领域,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替代进口的先进水平;9月底试生产的扶风县年产3万吨高性能合金材料及航空零件精密加工项目,其高性能合金板带轧制、精密锻造及铜合金零件、航空发动机叶片及产品深加工等生产线将进一步壮大扶风县新材料产业集群;麟游县万吨高纯石英砂项目正式投产后,生产出的高纯石英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高透光率、低热膨胀系数等卓越性能,是半导体、光纤通信、光伏、电光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也是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需品。

  多项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强大产业带动效应的项目,已在全市完成布局并稳步推进,正加速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立足民生福祉

  绘出幸福生活“新底色”

  发展的根基在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幸福。在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宝鸡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始终将民生福祉内化于把“计划表”变为“实景图”的具体工作中。

  7月21日,全长46.3公里的麟游县至法门寺高速公路实现全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横贯关中平原西部的双向四车道高速通道翻梁越壑,将原本69分钟的车程缩短至27分钟,不仅彻底结束了麟游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更形成连接菏宝高速和连霍高速的高速联络线,组成串联起法门寺、九成宫等关中西部著名景点的旅游大环线,一举打通区域交通大动脉,铸就了助力麟北煤田开发、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和激活沿线旅游产业的“黄金通道”,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崭新通途。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用上管道天然气了!”这是众多凤县居民共同的心声。8月20日,凤县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历时两年多竣工投入使用,让凤县没有管道天然气的现实彻底成为了历史。廉价、安全的管道天然气供应,给沿线10万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5月开诊试运行,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医疗资源优化布局、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全市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金台区职业教育中心迁建、陈仓区虢镇小学改扩建、高新区高新小学改扩建等16个重点教育项目建成投用,秋季新学期新增学位7480个,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持续增强。

  金台区新福园、渭滨区龙山、陈仓区虢镇火车站、凤翔区东大街、高新区潘太路口等五大片区的提升改造工程,一边“大刀阔斧”的全面完善片区路网体系和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完整居住社区,一边以“绣花功夫”于细微处扮靓城市颜值,实现宏观改造与微观提质并重,推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多项关乎百姓福祉、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实事已在全市有序推进、初见成效,正悄然改变着群众的日常生活,化为百姓身边可感可及的温暖体验。

  做优全程服务

  提升项目建设“加速度”

  宝鸡综合保税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从签约入驻到试生产仅用一个月,实现了当月进驻、当月生产;蟠龙高新区液态食品全产业链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仅用时一个多月……

  宝鸡将纵深推进“三个年”活动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当好“金牌保姆”,做优“全程服务”,倾力打造项目建设的“加速器”,精心培育企业成长“沃土”。

  ——实行市县领导包抓联系帮扶制度,精准制定有效帮扶措施,31名市级领导包抓89个市级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负责包抓其他33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四看四比”机制,持续开展“三进五帮”活动,以“滴灌式”服务精准满足企业需求,以“管家式”跟踪保障项目全周期。

  ——针对不同行业领域“量体裁衣”,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集中财政资金向重点项目、行业和企业倾斜,大幅激活社会资本投资动力,新开工民间项目的贴息资金快速下达;扎实落实工业“1+5+N”及现代农业、文旅发展等专项奖补政策,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平台,精准破解项目融资瓶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大力唤醒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等“沉睡资源”,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截至6月中旬,全市供应工业用地247.7亩,按“标准地”供应工业用地231.47亩,占全市供应工业用地的93.45%,有效破解了空间制约难题,显著提升了要素保障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分别超全国、全省8.3和5.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半年任务,项目投资已连续18个月保持全省领先。这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如同精准的刻度,清晰丈量出宝鸡持续优化服务、转变作风的坚实步伐。

  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擎起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穿梭如龙的作业车辆,描绘的是铿锵奋进的时代画卷。宝鸡将以奋斗为镰,以实干为犁,不断强化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地位,奋力开创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新局面,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多宝鸡力量。(田力)

  《各界导报》2025年9月25日 总第6018期 04版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宝鸡市 重点项目建设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