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 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09-03 00:22:55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青山绿水间,一条条输水管道“翻山越岭”通向农家,一座座水厂建设激战正酣……为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的步伐,西安市正以磅礴之势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青山绿水间,一条条输水管道“翻山越岭”通向农家,一座座水厂建设激战正酣……为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的步伐,西安市正以磅礴之势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近日,记者深入蓝田县实地探访了在建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这件民生实事的推进情况。

  完成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期盼

  蓝田县普化镇大部分村庄地处山区,村民日常饮水大多靠河道取水或打井取水。虽然多数村子已铺设了输水管道,能将简单处理过滤后的河(井)水“引”入自家院里,但水源不稳定、水质难保证等季节性用水难题,仍给大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村用的是附近的河水,夏天干旱时,水位下降,用水难保障。雨季,河水混浊,水质没保障。”8月27日,普化镇周董村村民崔彩萍告诉记者,每逢季节性缺水时,村里的应急供水车前就排起队伍,家家户户的水桶、水缸里都要存满水,“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干旱,用水非常困难”。传统的取水方式,水源不稳定,水质难保障;老旧供水管网,年久失修……周董村的用水现状是蓝田县沿山区域农村地区的缩影。

  按照全市“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工作要求,近年来,蓝田县将农村规模化供水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下决心、花力气,破解群众用水难题。通过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蓝田县规划建设一大批集中供水工程,力争将优质水源引入千家万户。去年,玉山集中供水扩建工程正式投用后,附近沿山区域的18个村、近39000人用上了高质量的自来水。今年,在建的赛峪供水工程、西川片区供水工程、厚镇集中供水工程等正在加速推进。

  “听说政府正在给我们建新水厂,以后就能用上跟城里一样的自来水,美得很!”崔彩萍对几公里外正在建设的赛峪供水工程充满了期待。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10多分钟后,火热施工的场面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这座规划在赛峪水库脚下的新水厂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施工阶段。繁忙的工地上,工人们一边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一边完成设备安装。在他们身后,清水池、调蓄池、设备房主体等工程已完工,一座小型的现代化水厂已初见雏形。

  “赛峪供水工程,水源取自赛峪水库,将精准解决普化镇沿山区域10个行政村,2万多名群众面临的季节性缺水问题。”蓝田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永刚说,目前,赛峪供水工程一期已经完成整个进度的86%,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力争10月份正式投用,将提前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二期工程是在一期的基础上延伸输水管网,拓展供水范围。

  “赛峪供水工程采用高标准设计理念,一期投用后,日均供水量达2100立方米,供水水量和水质都将大幅提升,量足、质优的自来水将24小时不间断向村民们输送,让大家随时都能用上‘放心’水,实现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期盼。”张永刚说。

  筑牢供水基石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南望秦岭叠翠,东临辋峪河潺潺,穿行于蓝田县蓝关街道,记者看到这里高楼林立、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画卷已徐徐展开。在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中,强有力的供水支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位于蓝关街道黄沟村占地62余亩的工地上,西川片区供水工程建设正酣。大型挖掘机挥舞机械臂将坑坑洼洼的土地一点点整平;一条条长长的输水管网已“翻山越岭”来到厂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厂房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安装……这个高标准的供水工程(一期)已经完成总体工程进度的76%。

  “西川片区供水工程规划两期建设,总供水规模为日均1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包括一座高标准的净水厂及40多公里的输水管网,日均供水达5万立方米,预计将于10月底前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将根据区域的发展及用水情况进行管网延伸,进一步拓展用水范围。”张永刚告诉记者,作为今年全市的民生实事项目,西川片区供水工程项目将采用李家河水库水源,从水源监测、管网运输、净化等全过程实现智慧化、自动化,采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最严格的监管流程,来保证水量稳定、水质优质。

  “西川片区供水工程从设计到运行均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指着已经完工的一间建筑,张永刚解释说,由于水厂从白鹿原李家河供水管网汇流池取水,落差高达160米,动能充沛。因此,水厂还建设了一间水轮机房,将原水中的水压转化为电能可供整个水厂用电。

  西川片区供水工程一期供水范围将涉及蓝田县城部分区域、蓝田县工业园、灞河沿线企业及蓝关街道、三里镇、安村镇曳湖镇、华胥镇45个行政村,受水人口169000余人。在惠及沿线群众的同时,也承载着区域发展的动力。

  “我们村有2700余人,这两年,一些村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所以每逢用水高峰期,供水还是有问题。新水厂修好后,村民的农家乐和民宿肯定会更红火。”蓝关街道榆林村党支部书记薛保民高兴地说,有了充足的自来水做保障,他计划带领有意愿的村民们外出参观学习,通过整村打造农家乐产业,带着村民们在家门口致富。

  对于已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拥有385家企业的蓝田县工业园来说,西川片区供水工程投用将为给园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目前,我们用的是市政管网供水。随着周边区域的发展以及受干旱等天气影响,用水高峰期我们经常需要错峰用水,非常不方便。”蓝田县工业园相关负责人徐锋勃说,新水厂投用后,水质、水量更有保障,将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蓝田县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的规划建设是全市全力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的生动实践。据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还将加快推进长安区长安子午水源和周至县金凤水源至田峪河以东供水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目前,这些项目均已按期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力争于年底前开工。这些供水工程建成后,将实现统一运营管理,加速推动全市水务一体化进程,让城乡群众喝上更放心的水,为区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南江远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郝钟毓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西安 农村 供水工程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