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列满载3715吨电煤的83011次货物列车缓缓驶入萧家村站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专用线。随后,这些煤炭将在发电厂转化为电能点亮万家灯火。这也标志着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安铁路局)今年以来电煤发送量超1亿吨大关,为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运能保障。
西安铁路局2025年电煤发送量超1亿吨 受访单位供图
高温保供“加速度”:多维度畅通电煤运输通道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煤需求大幅攀升。西安铁路局管内17家电厂自7月13日起已实现发电机组全开,日耗煤量从5月的5.8万吨增至7月的10.4万吨,库存煤炭量急剧下降。对此,西安铁路局迅速行动,统筹资源优化电煤运输方案,重点保障陕北煤炭装车点高效运转,同时加强与电厂的动态沟通,实时掌握供煤、库存及耗煤情况,确保“有请必装、快速挂运”。
为提升运输组织效率,西安铁路局推出“五优先”保障措施——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加快电煤周转速度。此外,充分发挥新丰镇、安康东、宝鸡东三大编组站的协同作用,优化枢纽地区车流调度,提升电煤列车编解效率。
“公转铁”发力:降本增效惠及企业与区域发展
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积极推动“公转铁”,推出12项增运措施,开展“总对总”营销,与多家省内龙头企业签订物流总包项目,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亿元。
以萧家村站为例,其周边的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两家电厂,2024年铁路电煤发运量占比为70%。为进一步提升效率,咸阳营业部萧家村营业室主动对接电厂,动态掌握库存、耗煤及设备情况,对两个电厂到达电煤错峰接入,预留出车空线,提高周转效率。
电煤运输高峰期间,萧家村站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优先配空、装车、挂运的“三优先”机制,确保列车快进快出。据了解,2025年,渭河热电厂已实现电煤全部“公转铁”,预计年到达量130万吨;渭河发电有限公司铁路发运占比提升至85%,预计年到达量240万吨。两家电厂的库存分别从2月的2.8万吨、2万吨,提升至6月底的9.6万吨、16万吨,为西安、咸阳两地夏季用电提供了稳定支撑。
绿色运输升级:科技赋能守护生态环境
在电煤运输量提升的同时,西安铁路局同步推进绿色运输升级。
7月26日,在靖边营业部管内华泰铁路专用线上,装车员轻推操纵杆,乌黑的煤炭顷刻落入73626次列车车厢。随着列车匀速前移,出煤、平顶、抑尘等多项工序一气呵成,装满一节车厢仅用58秒,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煤炭的装载和发车。
在华泰铁路专用线上,两座蓝白色的全封闭式储煤棚并肩伫立,源源不断的煤炭通过自动化输送带自储煤仓送至缓冲仓暂存,再经由密闭管道精准注入定量仓等待装煤,全程封闭式流转,实现“储煤运煤不见煤”的绿色装车模式。
“实现全程绿色运输,抓好煤炭抑尘作业同样是重要一环。”西安铁路局物流中心安全质量部部长李峰介绍,为推动煤炭抑尘提质举措落实落地,铁路部门聚焦全局138个煤炭装车站点,加大科技投入和整治力度,构建能源运输的生态屏障。通过智能识别、精准计量实现煤炭均衡铺装,再喷洒抑尘剂在煤面形成10毫米厚的固化保护膜,为煤炭加装“防尘网”,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数智化护航:精准调度保障运输全链条顺畅
近期,随着迎峰度夏电煤运输进入高峰,包西线、太中线车流如织。在延安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紧盯管内装卸车、发送量等主要指标,确保煤炭从装车到运输全流程可控。
西安铁路局在各运输站段创建指挥中心管控平台,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精准建立线路车站分布图,整合379个车站的客货运信息,打破数据“壁垒”。“一旦指标亮红,工作人员就迅速到现场,排查堵点、制定对策,确保装、卸、运无缝衔接。”延安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卢敏光介绍。
为给煤炭装车提供充足的空车,西安铁路局通过“以卸促空”机制,依托作业全景实时反馈强化站场联动与数智化调度,实现远程监控与现场盯控无缝衔接。
在物流中心调度大厅的数智管控大屏上,生产预警、任务进度、货源分布等信息一目了然,可及时捕捉并解决需求缺口、装卸积压等问题。此外,通过视觉大模型远程监控车辆检修设备,系统能自动识别故障并提示处置,既提升效率又保障安全,为电煤运输装上“智慧大脑”。
记者 梁璠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