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构建“五个一”全民反诈新格局

2021-05-20 15:51:3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安康市石泉县构建"五个一"全民反诈新格局...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永国)安康市石泉县强力推动"党政统领、公安主力、社会参与、责任闭环、精准布防、跟进问效"形成全民反诈新格局,迅速扭转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高发态势。2月份以来,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比去年同期下降218%。

  党政统领一盘棋

  县委县政府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大局,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作为更高水平平安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石泉县"无诈镇、村(社区)、单位"创建活动暨全民反诈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反诈"责任体系,作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重要指标,以部署开展"无诈"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全县"党政反诈、精准反诈、智慧反诈、全民反诈"形成社会大合唱。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主体、主责、主抓职能作用,聚力下好先手棋,打好攻防主动仗,不断做强反诈专业队伍、落实全警下沉抓防范、做畅警银一体联动机制、做实行业领域责任链条,着力提升全民反诈"三升两降"水平。

  公安主力一股绳

  整合刑侦、技侦、网侦、治安警力,组建反诈"一办五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办公室、预警劝阻组、防范宣传组、精准防范组、破案攻坚组、督导考评组)专业队伍,建立反诈"统一指挥、快速研判、精准推送、分类劝阻、属地处置"合成作战机制,推动"精准打击、精准防范、精准管控、精准预警处置"形成一股绳。制定了"预警劝阻工作方案""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涉诈重点人员管控责任落实考核细则",以要素设定职责,以职责规范流程,努力提升精准打防效能。去年以来,预警劝阻396起,破获破获本地电信网络诈骗案6起,破获外地电信网络诈骗案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端掉犯罪窝点1个,扣押作案电脑2台,手机5部,银行卡17张,手机卡14张。成功止付800.59万余元,冻结资金672.89万余元,冻结银行卡123张,成功挽损60余万元。

  精准设防一个库

  探索建立全县"易被骗人群信息库", 依托全警"六进"活动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将全县15至55周岁人员共计10.58万人实名登记入库,并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单元网格辖区重点人员信息"子库",为各网格实施点对点精准防范提供依据靶向人员信息,对在库重点防范人员落实网格员"四防"动态监测机制,以专门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跑腿"入户为主,做到防诈每周"见面提醒一遍、电话询访一遍、微信推送一遍、反诈APP安装应用指导一遍、释疑解惑沟通一遍"五个一遍"全覆盖,针对少数"信钱不信人、信谎不信警"心存侥幸的人员,进行重点帮扶教育,争取信任、以案说教、析案明理,并落实家人、亲朋好友、社区干部关注,提升反诈防诈有的放矢的靶向性、精准性。

  责任闭环一张网

  县公安局不断强化反诈警务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制定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方案》及破案攻坚、防范、宣传、劝阻、督导5个子方案,统一印制《全民反诈入户告知书》,落实民警包户责任制,将全局402名民辅警与全县7100余户包联,要求做到入户防诈宣传落一户、不漏人。同步将全县11个镇、141个行政村、23个社区及各小区、楼栋、院落划分为630个三级防诈单元网格,逐级建立网格长、网格员队伍,以单元网格民警为群主建立反诈"微信警务室",实行"实警+网警"巡查法,"实警"每周巡回开展一次入户反诈宣传不漏户、一次信息采集核查不漏人、一次添加微信好友不漏号、一周推送预警信息不漏群"四个一"工作,"网警"通过人群信息库监测巡查,及时发现有可能被骗人员即时采取阻止措施,时常推送"防诈"宣传知识,随时回应群众疑惑咨询,做到"口头讲、传单发、信息送"全覆盖,最大限度抢占群众防诈意识高地。

  跟进问效一把尺

  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全民反诈行动实施方案》延伸制定出《石泉县"无诈镇、村(社区)、单位"创建活动暨全民反诈行动任务清单》《石泉县无诈镇、村(社区)、单位创建活动暨全民反诈考核办法》《石泉县平安建设通报批评、黄牌警示、红牌警示暂行办法》,组建了反诈工作督战队,适时跟进督导检查、通报、调度、约谈及提醒警示。严格对高发频发案件的责任倒查追究,对反诈工作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敷衍应付不务实等导致案件频发的,一律给予通报批评或黄牌警示或红牌警示,对其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和案件挂牌督办,并作为年度绩效考评奖惩重要内容。县公安局建立"打击防范电信诈骗专项工作专刊",对全县公安机关工作情况实行周通报,发挥好主力军牵引驱动作用,推动全民反诈形成浓厚氛围,"无诈"创建不断扩大成果。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安康市 石泉县 反诈新格局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