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快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

2025-11-08 00:30:01  来源:新华网  


[摘要]依托时空大数据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精准导航和定位,我国正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

  新华社杭州11月7日电(记者 王立彬)依托时空大数据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精准导航和定位,我国正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

  “低空经济”成为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热门主题。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摄

  11月7日继续在浙江德清进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低空经济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在当天召开的“低空安全”分论坛上,业内人士聚焦北斗系统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探讨如何实现实时精准导航和定位,确保飞行活动安全、高效,以及对低空航道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空域利用率,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目前全国30个省份已将低空经济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据介绍,全国自然资源系统3363座基准站资源,已经整合为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这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广西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接入联盟单位900余家,无人机、连续运行参考站、移动终端等各类设备26万余个。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依托“城市智眼”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部署了50个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重庆市推动构建低空实景三维图,支持通用航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低空应用场景安全高效运行。深圳市启动数字空域图编制工作,利用实景三维开展精细化空域分区分层划设,解析低空航路情况,规划低空飞行航路。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廖小罕说,要考虑地表环境、低空大气、电磁、禁飞区等条件,让通讯信号、气温、风场、日照率等让看不见的要素“看得见”,借助低空遥感技术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将低空要素数字化,打造低空数据空间,在三维数据空间研判、构建低空“天路”建设。要改变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方法,打造低空数字底座,开展低空专项国土空间规划,使低空技术真正变成低空经济,才能支撑无人机和“两栖”汽车等规模化出行。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低空经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