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颐养 幼有善育 西安书写关爱“一老一小”生动答卷

2025-11-27 08:03:15  来源:西安日报  


[摘要]11月26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和省、市媒体集中采访,聚焦民生工作进展成效,探访居民“家门口”“楼底下”的新型托育中心和养老院...

西安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为小朋友们讲故事。

九九养老·玖悦颐养中心内,老人正在用餐。

西安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颐养中心干净整洁的房间。

颐养中心外景。

  父母上班没人照顾小孩咋办?西安养老“新乐园”长什么样?……11月26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和省、市媒体集中采访,聚焦民生工作进展成效,探访居民“家门口”“楼底下”的新型托育中心和养老院。

  一“托”一“养”总关情。西安市通过持续完善相关服务设施,积极提供养老、婴幼儿托育以及社区助餐等多元化服务,把暖心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用精细治理描绘城市“幸福地图”。“朝夕”之间皆是暖。西安市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一步步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图景。

  “小托育”解决“大难题”

  走进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崇智路的西安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简洁雅致的教室,精巧圆润的实木小桌椅,漂亮的实木地板,以及精美的小床。

  二楼各教室呈现出温馨热闹的画面。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洒在孩子们身上,欢快的儿歌声与稚嫩的笑语充盈着宽敞明亮的空间。不同的教室里,有陪伴孩子玩、锻炼动手及思维能力的益智玩具,也有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绘本。

  为宝宝们设置的户外活动区,不仅有锻炼宝宝攀爬走跳需要的“小火车”、滑滑梯,还有锻炼宝宝触觉的沙池区域……足不出“园”,宝宝们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体验一年四季花草树木的变化。

  在托育中心班级外墙的智能班牌上,记者看到,每位小朋友喂奶、吃饭、如厕、户外运动的情况都被老师们记录了下来。“家长通过手机App即可同步了解孩子在园内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实时观看孩子的表现。通过每日的数据,我们可以生成一段孩子的生长记录,以便对孩子的成长情况有更科学的观察。”托育中心负责人周建红说。

  据了解,作为西安市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这里可为周边社区提供145个托位。“孩子有人照顾,能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上班别提多踏实了。”说起孩子入托后的变化,家长朱世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笑容背后,是“小托育”托起万千家庭“大幸福”的生动实践。

  从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到家长们的安心笑容,“小托育”的精细服务,解决幼儿家庭的“大难题”。点点滴滴的民生温度,正化作万千家庭的幸福感在悄然绽放。

  “这里是西安市智慧托育信息化平台区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AI算法、裸眼3D等融合技术赋能传统托育服务升级。”周建红介绍说,平台曲面大屏幕上,显示着全市托育机构数量,想看哪个托育机构活动,只需轻轻一点,便会显示实时画面。

  水育室里,身穿粉色工作服的学员们,正在认真跟着老师练习操作要领。周建红说,中心还承担全市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监督管理、托育产品研发设计和家庭养育指导等职能。这里不但能让娃娃们“托”得更稳,也能让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

  从“养老”到“享老”,从“吃饭难”到幸福“食”光……西安市瞄准老年人“急难愁盼”,推行一桩桩改革,建成一个个养老院,用心、用情、用力打造适老、宜老康养首善区,织就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幸福网。

  走进位于雁塔区丈八二路的九九养老·玖悦颐养中心,记者看到,一楼明亮整洁的大厅,通顶大书柜、彩色沙发座椅,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玻璃,功能区摆放着一架钢琴。

  据介绍,这家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养老服务中心拥有202张养老床位。服务中心内设自理长者生活协助区、失能失智长者照护专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与康复治疗区、多功能活动区、餐厅,以及面向社区开放的日间照料区、社区长者餐厅、居家服务中心,适宜长者活动的室外景观园区等。

  在这里,养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颐养天年,而是一场充满热爱与价值的生命焕新之旅。

  长者俱乐部里,陈列着老人们的书法作品、手工艺术等。这里的每一天,由笔墨书香、歌舞旋律交织成诗,被热爱牵引着的老人们穿梭于各类课堂,激发出生命的无限可能。

  位于六楼的生活化认知专区,布置得像家里客厅。午饭时间,有认知症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边享受美食边聊天,旁边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红楼梦》。

  “爷爷奶奶想坐在哪里都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有的老人不吃饭,我们就坐在旁边陪他们一起吃,一边劝慰一边聊天,直到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吃完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明年开春后,他们想在露台为这些认知症患者饲养一些小鸡、小鸭子等小动物,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住在这里,跟伙伴们一起练书法、一起运动锻炼心情很好,吃得合胃口,生活也变规律了,感觉每天都很充实。”住在这里的孙翀老人笑着说。

  据九九养老·玖悦颐养中心院长张洪焘介绍,为着力打造自然雅趣未来养老“新乐园”,中心秉承营造“城市记忆”“生活互通”“科技安全”“童趣”“空间的灵活与联系”“自然健康”的项目理念,从医疗保健、活动健身、营养餐食、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精神追求等六大方面,全面满足长者生活需求。

  同时,为区域内长者提供日间照料、喘息式服务(短期照护),以及包括术后康复、入户照料、紧急呼叫、定期巡视、心理关注、助餐助洁助行等在内的系列居家养老服务,让周边老人尽享“一站式”健康养老生活解决方案。

  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西安市将“一老一小”作为暖民心、解民忧、增福祉的关键抓手,大力推进普惠性服务体系建设,以扎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如今日趋完善的服务网络正稳稳托起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据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已建成各类托育机构928所,托位数6.26万个,千人口托位数4.8个,普惠托位占比达37.9%,医育结合签约率超95%……

  围绕“普惠可及、方便就近”目标,西安以区县为统筹单元、社区为实施主体,创新托育设施布局模式;采取“集中布局+插花式布点”相结合的方式,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构建“一站式”托育服务网络。

  同时,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开设普惠托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利用社区嵌入式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重点依托社区综合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闲置低效国有资产,促进发展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是“长安养育”西安特色普惠托育品牌的核心载体。通过标准化运营,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普惠的“家门口”服务。

  依托全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西安市将持续推动具有本土特色的“长安养育”托育服务品牌提质扩面,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便捷、优质、普惠的托育服务,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更强劲动力。

  作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西安市将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功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多种文娱活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近年来,西安市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让老年人就近就地享受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镇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的要求,我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自《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我市已先后新建和提升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389个、提升改造533个,建成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8个;19个区级公办示范性养老院项目,10个已运营,9个在持续推进。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我市将开发西安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养老服务系统;成立全市养老服务专家库;出台养老护理员入职、岗位补贴及竞赛奖励等政策。人才培育方面,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培训养老骨干、养老院长、护理员等1.5万人次。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西安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托起稳稳的幸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雷伟东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西安 一老一小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