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从无人机产业龙头到生物医药企业链主,从民营化工新星到引领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名企……西安企业界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全会系统谋划布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质生产力”“全面绿色转型”写进时代考卷。
“老产业”“长出”新质生产力
“30年建材老兵也要做数字化尖兵。”陕西恒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武锁说道。
据了解,恒盛集团旗下的“商砼之家”平台已吸纳产业链上下游100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服务建筑项目700多个。先后获评工信部数字化链式转型典型案例、陕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行业型)、陕西省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指引,以恒盛正在建设的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园为载体,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心’,整合高校与科研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体系,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王武锁表示。
“链长”领飞低空经济
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作为工信部认定的无人机产业链“链长”,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带领职工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为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爱生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新征程中,公司将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同时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以应用场景为抓手,主动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培育低空经济增长极,更好服务民生。
创新让企业更有“底气”
“全会再次强调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与我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陕西九州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负责人说道。
生物医药产业是创新驱动的典型代表,近日《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的发布,让企业在研发创新的道路上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依托陕西省干细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细胞药物创新中心等平台,九州集团积极推进干细胞、免疫细胞、iPSC以及外泌体等管线的细胞新药研发。同时,将充分利用好园区产业链布局以及“先进治疗药品中试平台”,打通从临床需求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可持续发展实体产业支柱
“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5月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无缝衔接,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陕西泰丰盛合控股集团董事长何永鹏向记者说道。
聚焦高端精细化工及下游新材料,泰丰盛合科创产业园将发挥科技研发、产业孵化、金融服务和商业配套等生态和赋能优势,打造能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体产业支柱。
“我们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营经济力量。”何永鹏信心满满。
新征程上,爱生无人机腾空而起、九州细胞药进入临床、泰丰盛合高端新材料下线、恒盛“商砼之家”云端起舞……一家家企业的创新脉动,汇聚成西安奋进“十五五”的澎湃春潮,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为强劲的“西安动能”。
记者 刘骁华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