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商洛行】实干担当映初心——洛南县政协委员履职故事

2025-10-20 07:00:42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在洛南县活跃着一个新时代政协委员群体,他们以实干为笔、情怀为墨,立足岗位、双职奉献,用心用情在基层履职舞台上书写情系民生、服务发展的履职答卷...

  首席记者 李荣 记者 闫智 寇静

  在洛南县活跃着一个新时代政协委员群体,他们以实干为笔、情怀为墨,立足岗位、双职奉献,用心用情在基层履职舞台上书写情系民生、服务发展的履职答卷,冀亚玲、李华、王翩然、张亚峰委员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医疗一线贴心服务群众,有的深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用实干担当让履职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作为新时代政协委员,就要厚植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把增强为民服务作为履职的价值取向,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洛南县政协主席李江峰说。

  坚守初心守护百姓健康

  “叶楠,你跟大家联系了没?看看他们在培训中还有什么需要协调的……”9月16日早8时许,匆匆走进办公室,洛南县政协委员、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冀亚玲就向助理问起医生外出培训的进展情况。自两年前接过院长重担以来,“人才强医”便成了她心中分量最重的事。

  面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短板,她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借助省级医院技术帮扶,带领团队陆续填补了洛南县在甲乳外科、妇科宫腔镜检查与手术、儿童口腔等领域的学科空白。

  着眼加强人才培养,她创新推出“远程指导+定期坐诊”模式,邀请省级名医通过线上会诊、线下亲诊相结合的方式,破解县级医院“缺乏名医”的难题。同时,她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两年多来,累计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培训40余人次,完成科室人员轮训20余人次,为医院长足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冀亚玲将委员职责与专业所长紧密结合起来,多次带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免费义诊+健康咨询”活动,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6月,洛南县妇幼保健院迎来了车载移动CT设备。这背后凝结着冀亚玲情系洛南医疗事业发展的拳拳心、殷殷情。

  “把问题提到关键处、把建议说到点子上,关键是要心中始终绷着一根履职的弦。”冀亚玲说。

  针对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群体转运检查不便且存在风险的实际,在今年4月召开的洛南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她提出“为妇幼保健院调配车载移动CT”的建议。令她深感欣慰的是,建议得到洛南县政府的采纳、落实。

  “车载移动CT的投入使用,让我真切感受到委员建言不是‘纸上谈兵’,更体会到政府对民生诉求的重视。”冀亚玲说。

  在洛南群众口中,朝阳医院就是“放心医院”。这家由灵口镇岭底村简陋卫生室发展而来的医院,如今磁共振CT、GE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内科、外科、妇产科等10多个临床科室涵盖常见病症。

  “医院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李华院长的坚守与付出。”知情者如是说。作为县政协委员、朝阳医院院长,李华与医院已结缘20多年。彼时的岭底村卫生室,5间业务用房、8名职工、10张床位、简陋的医疗设备就是全部家当。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李华辞去大医院工作,在父亲带领下,凭借精湛医术和贴心服务赢得群众信任,使卫生室年诊治病人数达到7200多人次。

  2010年,李华以岭底村卫生室为基础,通过招募专业人才、扩建诊疗用房等举措,让朝阳医院发展成为一所辐射灵口镇、古城镇乃至全县患者的综合性医院。

  “过硬技术、满腔热诚、低廉收费,让我们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李华说。

  十余载砥砺前行,她带领医院同仁秉承“救死扶伤,服务群众”的宗旨,把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更实惠落在了实处。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她深知履职为民初心所系,在县政协全委会上提出了“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完善妇幼急救设备”等建议。

  服务群众、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价值追求。多年来,她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带领医护人员组成“健康扶贫医疗队”,分期分批进村入户宣讲健康知识、扶贫政策,常态化开展送医下乡、免费义诊活动,累计受惠群众达1.2万人。

  “我要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医院’为目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李华说。

  深耕产业带领乡亲共富

  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在洛南县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许多政协委员以履职建言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专长优势联农带农,以职责情怀展现新时代“委员之为”。

  “小时候跟着父亲在豆腐坊长大,看他磨浆、点卤,一遍遍钻研工艺,那时只觉得有趣,如今才懂这方豆腐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洛南县政协常委、县民生食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翩然说起与豆腐结缘、传承的今昔。

  受父亲影响,大学毕业后王翩然回到家乡,与姐姐王洋一同扛起传承“百年王家”豆腐的重任。口味是食品胜算的砝码,她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风味豆腐、香卤干、代餐豆干等零食类产品,让洛南豆腐突破传统品类局限,逐步走出陕西、名扬全国。

  2016年,敏锐捕捉到电商机遇,她投资创立忆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数字技术为纽带,让洛南农特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率先在抖音开设账号,直播石磨磨浆、手工点卤的传统流程,直观展现洛南豆腐的匠心品质;在“百年王家”品质基础上,联合姐姐打造线上品牌秦农阳阳、党建品牌红映豆香・百年王家,产品迅速成为天猫、抖音等平台的热销品。

  如今,洛南豆腐产业已覆盖全县16个镇域,带动18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帮助超万名群众就业增收,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

  “我想建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洛南豆腐产业园,推动‘基地直连市场’,让洛南豆腐香飘更远。”王翩然说起新规划与乡亲们增收共富梦。

  饮水思源,不忘桑梓。在洛南产业振兴队伍中,县政协委员、宁归来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峰是个“有故事”的人。2020年,在外闯荡21年的他,放弃江苏的事业与资源,带着对故土的牵挂回到洛南,一头扎进农业沃土。

  一次偶然机会,他与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农业部门干部结缘,接触到苏陕协作江宁横溪小西瓜种植项目,由此从52座大棚起步走上创业路……

  如今,他的合作社已整合600亩连片土地,建成420座大棚,配套1000立方米气调库与现代化育苗工厂。发展中,张亚峰细算“民生账”:按每亩500元合理价格向村集体流转土地,既避免耕地闲置,又保障农户基础收益;摸索出“西瓜—西红柿—蒜苗/四季豆”错季种植模式,让土地“四季有产”,600亩地年总产值超千万元,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作为县政协委员,张亚峰把“履职课堂”放在大棚里,听群众唠家常、说诉求——

  有农户说“种地不赚钱”,他就推进土地流转;有留守妇女说怕干活耽误管娃,他就设灵活岗位……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他已带动2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务工,兑现了“家门口挣钱还能顾上家”的承诺。

  多年来,他饮水思源、回馈社会,2021年洪灾时凌晨送西瓜到灾区,2023年为环卫工人送去价值1.3万元的西瓜……乡亲们说,“这个委员没架子,跟咱贴心”。

  “回乡创业既是为了守着父母,也想让家乡的土地‘种’出希望,让留守的乡亲有事干、有钱赚。”张亚峰说。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政协委员 履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