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蒿坪镇改革村的荷塘一角(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眼下,紫阳县蒿坪镇的500亩连片荷塘告别了盛夏的绚烂,转而进入新的价值产出期:在提供新鲜莲藕的同时,悄然孕育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紫阳荷叶茶。
从以往只挖莲藕丢弃荷叶,到如今用这一片片绿叶子换来“红票子”,紫阳荷叶茶的诞生,不仅延伸了当地莲藕产业链,还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新路径。
一片荷叶的价值重塑
“蒿坪镇自古盛产莲藕,当地独特的富硒土壤赋予了莲藕好品质。以前,在我们眼里,荷叶就是荷塘的‘陪衬’。荷花一谢,大家也就任由荷叶慢慢烂在荷塘里。”9月16日,金石村村民王秀莲望着自家荷塘感慨,“谁能想到,如今这一片片绿叶子也能换钱了。”
近年来,蒿坪镇依托500亩连片荷塘,打造“春种藕、夏赏荷、秋丰收、冬养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然而,在紫阳荷叶茶诞生之前,荷塘的价值主要集中在莲藕上,荷叶的经济价值几乎未被开发。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荷塘的每一部分都产生价值。”蒿坪镇党委书记胡渊说,“荷叶作为莲藕的副产品,数量庞大。如果能将荷叶开发利用,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基于这一想法,蒿坪镇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和本地茶叶加工企业开始探索研发荷叶茶,经过反复试验,在2025年夏初推出了符合现代人口味和健康需求的紫阳荷叶茶。
匠心打造健康饮品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荷叶晒干就行了。”紫阳县宝山茶叶加工小作坊负责人胡子明向记者介绍了紫阳荷叶茶的制作过程,“我们从采摘环节就严格把控,只选取初展嫩叶,杜绝老梗残叶。”
紫阳荷叶茶的制作融合了传统绿茶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采摘的新鲜荷叶首先要经过清洗、摊晾,然后切丝、杀青、揉捻,最后进行烘焙和提香。整个过程中,相比绿茶,荷叶茶的杀青温度控制得更低、揉捻力度也更轻,以最大限度保留荷叶的天然清香和营养成分。
“从中医角度看,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湿排浊、辅助调节血脂等功效,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紫阳县中医医院原副院长殷建群说。
“我们坚持生态种植,严禁使用农药。”胡渊说,“这样能保证产品的安全,也契合现代人追求天然、健康的消费理念。”
深入挖掘市场潜力
紫阳荷叶茶的诞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王秀莲算了一笔账:“现在,荷叶能卖钱了,虽然单价不高,但量大,算下来一亩地能多收入几百块钱。”
除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荷叶茶产业还带动了相关就业。
在紫阳县宝山茶叶加工小作坊,几位妇女在忙碌地分拣荷叶。“我家就在附近,来这里干活离家近,还能照顾孩子。”正在工作的李桂香说,“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如今,紫阳荷叶茶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步显现。除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关注外,这款特色茶饮还引起了不少海外人士的兴趣。
华裔青年Jensen李就是紫阳荷叶茶的“海外代言人”。
不久前,Jensen李特地将2盒紫阳荷叶茶作为家乡陕西的特产带到芬兰,送给自己的老丈人。
“这个茶叶和以前带回去的绿茶不一样。它能清热解暑、辅助降压,特别适合他。”Jensen李说。
Jensen李的认可,代表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现在,国外也很流行喝草本茶。荷叶茶这种天然、健康的饮品肯定会有市场。”Jensen李表示,他愿意帮助家乡推广这款特色产品。
紫阳荷叶茶产业的崛起,为紫阳的乡村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随着蒿坪镇的荷叶茶开始小范围量产与市场推广,紫阳县正在规划建设标准化的荷叶茶加工厂,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紫阳县还计划扩大荷塘面积,继续开发荷叶茶系列产品,如荷叶袋泡茶、荷叶养生茶等,让这片“绿叶子”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群众新闻记者 杨光)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