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履职 初心护振兴

2025-09-24 08:21:4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9月23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前往铜川,走进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砧综合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委员们深入田埂、车间,实地调研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9月23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委员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

  秋分时节,三秦大地“丰”景如画。9月23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前往铜川,走进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砧综合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委员们深入田埂、车间,实地调研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踏着雨后初晴的泥泞,委员们一走进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被眼前一片雨洗后的连片矮化苹果苗木吸引。指着硕果累累的果园,该公司董事长孟同根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公司‘咸恒青砧’种苗,第一年建园,第二年可以达到亩产1000斤,第三年亩产3000斤,第四年实现亩产5000斤,第五年实现亩产8000斤以上,由此进入到稳定的丰产期。”

  走进“青砧”苹果砧木科技馆,大家才知道“青砧”来头不小。据介绍,“青砧”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矮化苹果砧木,彻底打破了我国现代苹果园长期依赖国外砧木品种与技术壁垒,被誉为“苹果矮化栽培的中国根”,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早果丰产、经济效益高等显著特性,如今正推动我国苹果产业从传统乔化栽培向现代矮化密植模式转型升级。

  “这才是农业的‘芯片’!以前我们讲果业升级,总说要换品种,现在才明白换的是‘根’。”省政协委员、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咏梅说,这次“委员活动日”活动深入田间车间,真正让她感受到科技如何让“秋种”更有底气,对标“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坐标,之后的提案就得从这些企业的急难愁盼里找落点,用政协的“话语权”换来乡亲们的“致富权”。

  沿着山路前行,穿越时空的“照金精神”无声诉说着这片红色土地的峥嵘岁月。

  革命薪火,光芒永存。委员们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驻足于锈迹斑斑的武器、泛黄的革命家书、记录斗争历程的文献图片前,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循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从艰难初创到发展壮大的足迹,在红色记忆中锚定履职方向。

  “看着这些实物,仿佛能触摸到老一辈革命家在困境中坚守的温度。‘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用生命践行的信仰。”省政协委员、陕西远大电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卫说,“如今走好我们的履职之路,更要以这份坚定信念为指引,敢担当、善作为。”

  在飘着墨香的红色书屋,委员们围坐在一起,围绕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红色革命文化开展集体学习。

  “照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作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绚丽的篇章……”省政协委员、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丝路超媒MCN副总经理李和平现场领读,带领大家研读《照金革命史》,书页翻动间,红色记忆与时代使命交织。

  “照金精神的内涵包括‘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和我们当下履职所需的作风高度契合。”合上书本,李和平动情地说,“这次学习让我更清楚,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履职实践,多听群众心声、多解民生难题,才对得起这份精神传承。”(记者 马尤翼 文/图)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履职 初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