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全力推进“追光计划”跃迁行动升级,已形成光子产业全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追光”热土 聚链成群

2025-09-15 07:15:44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如今,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已形成光子产业全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起创新矩阵...

  记者 张梅

  “聚集区有光子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上下游配套、人才储备等,都为公司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中智科仪西安分公司总经理金鹏程说。

  去年底,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科技公司带着填补国内空白的“逐光”系列产品,将生产线搬到位于西安高新区的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核心区。落户西安后,企业订单量攀升。

  中智科仪是在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的诸多“追光者”之一。

  2024年,陕西启动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一年多来,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获得省科技厅“省级通用政策+省级专项政策+市级配套政策+园区特色政策”的多维支持,一体化布局项目、平台、人才,推动创新资源集聚、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蝶变升级、区域特色发展。

  一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光子产业链正加速崛起。

  策源地:筑牢创新“根基”

  9月5日,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立德”)展厅里,智能光电设备琳琅满目。这家光子产业链链主企业正以“红外之眼”重新定义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这里是创新的策源地,各类创新资源托举我们攻克了一项项核心技术。”公司董事长刘伟说,中科立德将继续深耕智能光电技术领域,推动红外感知进一步走向大众生活。

  作为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孕育的创新力量,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实现了技术飞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珊感慨:“以前,飞秒激光器完全依赖进口。如今,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装备已应用于大飞机、‘夸父一号’等重大项目。从被‘卡脖子’到‘破难题’,这是创新策源地赋能产业突破的生动体现。”

  在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董事长曹慧涛看来,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建设,核心在于聚力培植光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雨林”,而打造高能级研究平台、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正是这一“生态雨林”得以繁茂的根本支撑。

  2024年,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这一重大举措是对创新策源地建设的关键布局。围绕这一核心装置,光子科技陕西省实验室正稳步构建“大科学装置+大创新平台+大基金体系+大科创生态”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西科控股获批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获批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高能级平台共同组成了创新策源地的核心矩阵,为技术孵化与转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推动光子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曹慧涛表示。

  快车道:加快成果落地转化

  9月5日,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无尘车间内,技术人员身着无尘服、戴着口罩,专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他们的工作关乎光子技术的前沿突破和光子企业的成长壮大。

  “技术壁垒高是光子企业的共同特征。”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说,“对初创企业而言,要实现产业化批量生产,除了关键核心技术,高端设备与共性技术平台同样不可或缺。”

  在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下,作为省级光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不断升级,让初创企业无须自建生产线,便能共享精密设备与成熟工艺,加快产业化进程。

  “最近,我们的技术人员每天都会来这个平台,开展微显示屏芯片测试。”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牛献龙说,“以前我们都在沿海省份代加工,技术人员得长期出差,现在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成为企业汇聚陕西的“强磁石”。谈及落户缘由,杭州洛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冯宁宁表示:“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在建的8英寸硅光平台将攻克光子芯片国产化难题,这是吸引我们扎根的关键因素。”

  “我们正在紧张调试8英寸硅光平台,已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为更多光子芯片企业落户陕西筑牢根基。”杨军红说。

  与此同时,聚集区内新获批市级概念验证中心2家、省级中试基地1家、市级光子领域应用场景1项,构建起“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场景创新基地”的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增长极:催生产业发展壮大

  9月5日,中智科仪研发车间内,“逐光”皮秒相机高速运转。“看,它每秒能拍3.3亿帧,20纳秒内就能捕获8幅画面。后续产品速度还要提高15倍,达到这类技术的极限。”金鹏程自豪地说,这款设备不仅填补了国内超快成像领域空白,成本更是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聚集区的集聚效应,让我们新产品研发成本大幅下降。”金鹏程给记者算了笔账:研发中心与上游供应商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联合攻关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与卓镭激光协同定制光源,破解了高温测量难题;采用中科原子探测器等本地部件后,设备体积压缩60%,迭代效率提升30%……

  如今,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已形成光子产业全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起创新矩阵。西安光机所等“国家队”与企业比邻而居,光子芯片园、制造园、传感园串珠成链。截至2025年8月,核心区内的三大园区入驻企业近80家,核心区企业达164家。

  金融活水同样为聚集区注入动能。陕西构建起“补链+强链+延链并购”基金矩阵,补链基金投资25个项目,强链基金促引22个项目。今年,西科控股发行全国首批3亿元科创债,中科创星发行4亿元科创债,通过“投贷联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链式反应”还在加速。预计到2030年,陕西光子企业将超过500家,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千亿级创新集群。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创原 光子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