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玥 实习生 张梓涵
8月12日,西安市妇联携手西咸新区妇联启动“花开渭水·巾帼声韵”全媒体采风活动,记者团和妇女代表深入四家“秦创原·巾帼湾”重点支持企业,见证女性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中谱写的动人篇章。
迪泰克实验室
见证中国高端探测器“破冰”
“这就是让传统CT跨入光子计数时代的‘眼睛’。”在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西安市女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辛元娟作为系统研发部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了国内首款应用于新一代光子计数能谱CT。这块国内首创的碲锌镉光子计数探测模块,像素尺寸仅0.1毫米,却能让CT成像清晰度跃升84.5%,辐射剂量减少40%- 90%,“医生能看清肺部0.1毫米的微小结节,更能通过彩色成像识别钙化斑块和碘对比剂——这是传统CT无法实现的精准诊断。”辛元娟介绍。
“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妇联始终是坚实后盾。”辛元娟指着创新创业大赛奖杯感慨,“大赛推荐让资本主动找上门,‘巾帼科技人才库’更帮我们对接了航天医疗领域的战略伙伴。”
干细胞实验室
看深低温技术如何“暂停”生命
“这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液氮罐升腾的白雾中,一条冰冻的金鱼被放入细胞液,突然摆尾游动。陕西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里,采风团成员们发出惊叹。
“-196℃液氮使鱼体表层瞬间冻结,但细胞结构未被破坏。”陕西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兼研发部经理夏洁芳揭秘实验后,将话题转向更震撼的革新,“团队通过革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工艺,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流程从传统的脐带组织培养成细胞后再冻存,优化为直接冻存组织、按需复苏培养模式,可大幅降低人力和物料成本、提升工艺质效。”她说。
这家投资1亿元建设的银丰生物西北总部,正构建从细胞存储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平台。“女性力量是核心引擎。”夏洁芳说,企业里女性占员工总数80%,从研发、管理到销售岗位撑起企业脊梁。“金鱼复苏只是起点,我们终极目标是探索人类生命冷冻复苏的可能,为绝症患者打开希望之门。”
伊翡花房
千万枝玫瑰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踏入陕西伊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室,玫瑰的馥郁瞬间包裹了采风团。3万平方米温室里,传感器实时调节着温光水肥,枝头饱满的“洛神”玫瑰等待采收。“每枝花都带着西安温度走向世界。”伊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花玮在流水线旁介绍说。记者看到,女工们手指翻飞间完成分级、插保水棉、包装工序,每年1450万枝花从这里发往国内各大城市和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她们90%来自周边村落,如今是科技农业的践行者。”花玮介绍,企业365天稳定产出A级玫瑰,2024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79名女性职工在401亩高标准农业基地中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点。同时,“家风促企风”的理念也在企业已生根发芽,技能培训让农村妇女成长为质检骨干,家庭教育讲座让妈妈们下班后能辅导孩子功课。二期规划图上,投资10亿元的有机果蔬基地将带动更多乡村女性绽放光彩。
茯茶工厂
非遗工坊飘出国际茶香
在陕西右任故里茯砖茶有限公司厂区,巾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事长马红艳掌心托起一块茶香萦绕的茶砖。“2025年,我们的茯茶制作技艺刚列入西安市非遗。古法手筑108道工序融合现代控温发酵,既保留‘金花’菌香,又让醇厚口感稳定如一。”
压制车间里,女工们正将蒸软的茶叶填入模具,制成茶叶文创产品虎符和崇文塔。“这条日产2吨的现代化生产线,90%员工是周边村的妇女。”马红艳说。记者注意到,展架上传统砖茶旁陈列着便携片茶、袋泡茶,甚至针对海外市场的调饮茶。“走出国门只是起点。”马红艳拿起印有双语标识的礼盒说,“要让陕西茯茶从渭水之滨香飘世界。”
曾是家庭主妇的王大姐已成长为拼配技师,她笑着向记者展示茶汤:“咱农村妇女的手艺,也能泡出国际范儿。”
据悉,下一步西安市妇联、西咸新区妇联将进一步扩大“秦创原·巾帼湾”品牌效应,以现有体系为基础,促进服务提质扩面,依托“科技红娘”队伍服务女科技工作者,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组织动员科技女性或集体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及巾帼电商等赛事,拓宽渠道助力女性科技工作者加强交流,增强品牌影响力。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