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26条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全部达到“长制久清”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8%……10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河干流(陕西段)全线连续两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
据介绍,2019年,黄河战略提出以来,陕西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突出抓好治沙治水、污染防治、结构调整、惠民利民等重点工作。在加强水土保持、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方面,我省全面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新建淤地坝177座,完成营造林26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突出抓好渭河、北洛河等防洪治理,新建五级以上堤防866公里。“一库一策”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完成闭库销号29座。
狠抓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延河、泾河、无定河综合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26条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全部达到“长制久清”标准。完成干流105个问题排污口整治,黄河干流(陕西段)全线连续两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黄河流域114座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流域国考8市平均优良天数较2019年增加6.7天。
西安名列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首位
我省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开展地下水超采超载治理,关中地下水超采区水位较2019年上升5.1米。推广富平治水经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44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8%。建成延安引黄等调水工程,引汉济渭实现先期通水,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13条隧洞顺利贯通。以工业利用、绿地浇灌、农田灌溉为重点,持续推动再生水利用工作,西安名列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首位。
陕北启动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谋划推动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等高端能化项目开工建设,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较2019年增长126%。加快西安“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速。流域城镇化率较2019年提高3.5个百分点,苹果、猕猴桃等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延安成功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
下一步,陕西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陕西新篇章。(记者 康乔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